自己的親筆信,跟著上京。除了斡旋永慶之事外,還叫他留在京城打聽寧春父子落罪的前因後果。
卻說曹方這頭,是三月二十三到北京的。此時,完顏永勝已經求到平郡王訥爾蘇府上。
訥爾蘇知道永慶與妻弟是摯友,正猶豫著要不要出手相幫。畢竟這其中還有十四阿哥與簡親王雅爾江阿在,輪不到他來管完顏府的事,否則不是臊了十四阿哥與簡親王的麵皮。若是靜待其變吧,這永慶又被家族除名,這十四阿哥與簡親王雅爾江阿若是袖手旁觀也說得過去。
直到收到曹顒的親筆手書,看到他鄭重相托,訥爾蘇方拿定了主意。永慶叩閽獲罪的原由,訥爾蘇也知曉一些,對這血性漢子也打心裡敬重,再想到莫名其妙死在刑部大牢的寧春,訥爾蘇嘆息不已。
為了不讓人挑理,訥爾蘇還是決定先問問十四阿哥與簡親王雅爾江阿的意見,若是這兩人都以完顏府的意見為主,不再認永慶這位舅兄,那他就出面周旋一下。不過是輕判些,又不是太難之事。
因十四阿哥尚未開府,還住在宮中阿哥所,訥爾蘇就先去了簡親王府上,結果,卻甚是令人意外。
雅爾江阿已經同督察院那邊打了招呼,如今就等著查明永慶做告是否情實了。若是情實的話,就杖一百,流放盛京;若是沒有情實,按“妄論國事”、“攀誣大臣”論處,那就要兩說了。
訥爾蘇聞言大喜,算是了了樁心事,可是待出了簡親王府,他方察覺出不對勁來。
寧春家的案子並不是表面那樣簡單,明面上是因貪墨與牽扯到“南山集”案,實際上卻是被人揭發早年暗中為太子在江南籌銀錢之事。
永慶為寧家叩閽,若是查下去,不是落到太子頭上,就是落到其他阿哥頭上,到了那時,他哪裡還有好?就算是到了盛京,怕性命也難保。
雅爾江阿與太子的矛盾眾所周知,他這番用意卻是要推波助瀾了,哪裡會在乎永慶的生死?
第223章 簡王府
想通了這些,訥爾蘇回頭瞧了瞧“御赦和碩簡親王府”的招牌,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在雅爾江阿眼中,如今永慶叩閽之事,不過是提供一個對太子“落井下石”的好時機。就算不是太子做的,將事情鬧大,也能使太子惹一身腥。
太子眼下正是危機,牽扯進“託合齊會飲案”的大小官員現下都被拘禁宗人府,由簡親王雅爾江阿、貝子蘇努、輔國公景熙、大學士溫達、大學士蕭永藻會同刑部詳審此案。
此案明面上看只是這些利慾薰心之輩為了“擁立之功”,私下結黨,結交領兵武官,心懷叵測;實際上未嘗不是康熙對太子的審視。如今,朝野都看著,不少人已經開始算計太子“二廢”的時日了,對其他幾位有希望代而取之的年長皇子,也各有思量。
其實,就訥爾蘇本人來說,對太子亦是全無好感,幾年前那頓鞭子他至今未忘。若是換做自己,會不會作出於雅爾江阿同樣的選擇?想到曹佳氏與曹顒姐弟,訥爾蘇連忙搖頭,為了自己的私怨,出一時之氣,害得妻子傷心,這點他卻做不到。
不管如何,還是想去十四阿哥那邊再問問,若是十四阿哥與雅爾江阿打的是一個主意,那訥爾蘇的行事就要有所顧忌,否則就是得罪了這些倒太子的人,自己不怕什麼,就怕非但救不出永慶來,反倒害了他。
簡親王府,內院正房。
繼福晉永佳穿著寶藍色旗裝,坐在炕上,聽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說起近兩月府中的人情往來。雅爾江阿的幾個妾金氏、吳氏、佟氏、崔氏等人侍立在旁,聽兩位福晉說閒話。
永佳是年前進王府的,除了崔氏比她小外,其他人都比她大。像是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看著不過三十來許,卻已經三十五,只比雅爾江阿小一歲。
伊爾根覺羅氏笑著說著哪個府的老福晉過壽,準備了什麼材質的觀音;又是哪個貝子府的小阿哥滿月,叫人裝點什麼禮盒。
永佳進府後,雖然打伊爾根覺羅氏那邊接過鑰匙賬冊,但是對於具體的瑣事還是交由伊爾根覺羅氏打理。
在王府中,除了病逝的嫡福晉瓜爾佳氏們,就數伊爾根覺羅氏位份最尊貴,最受王爺寵愛。其他侍妾都等著看新福晉與她之間的熱鬧,沒想到完顏家出來這位繼福晉素日寡言少語,臉上雖是帶著笑意,卻也讓人覺不到熱乎氣。
進門沒幾日,王府中就有不開眼的婆子,仗著是先頭福晉的陪房,想要試試這位新福晉的肚量,惹出些是非來。
永佳也沒多話,直接叫人將那婆子拖下去,打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