饈玉(古言1v1)

壽宴

五弟過獎了,為父皇盡孝,乃是兒臣本分。”

&esp;&esp;兩人目光交匯,雖未言語,卻已隱隱透出幾分劍拔弩張之意。殿內氣氛一時有些凝滯,群臣皆屏息凝神,不敢多言。

&esp;&esp;皇帝緩緩開口,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兩位皇子皆有孝心,朕有如此賢子,實乃我大梁之福。”

&esp;&esp;許久未發話的皇后微微一笑,接過話頭:“皇上所言極是。兩位皇子皆是國之棟樑,皇上應當欣慰。”

&esp;&esp;眾臣子聞言,紛紛躬身附和,聲如潮湧,齊聲讚道:“兩位皇子孝心可嘉,實乃陛下之福,我大梁之幸!”殿內一時讚頌之聲不絕於耳。

&esp;&esp;就這樣壽宴在一派君臣和睦中結束了。

&esp;&esp;宋昱坐得太久,身子有些乏了,他站起身想要活動筋骨,卻被兄長攔住了。

&esp;&esp;“壽宴畢,當赴寧壽宮,太后有召。”宋濂說道。

&esp;&esp;還要繼續?可就算不想去也沒得辦法,賀壽禮被叄皇子搶了風頭,看得出太后似有不悅,定是要去寧壽宮商議此事,如今形勢,叄皇子勢頭眼看著要超過五皇子了。

&esp;&esp;

&esp;&esp;從寧壽宮出來,夜色已深,太后留下侯爺共商要事,親眷迴避,宋昱方得舒懷,獨自來御花園散步。

&esp;&esp;太后不知從何處風聞,說他近日與叄皇子過從甚密,料是鳳凰樓那次走漏了風聲,洩此風聲者,不難猜便是叄皇子。因此他便成了眾矢之的,幸而他得以闡明其中緣由,只因彼時邂逅摯友章若,而叄皇子恰與其同處一地。後來在父兄婉言解釋下,太后並未追究。

&esp;&esp;如今皇子兩黨之爭已經趨近白熱化,一點風吹草動都人盡皆知,他早就沒法獨善其身了。

&esp;&esp;正思緒紛飛之際,忽然聽得庭院中窸窣之聲,聲音傳自河畔涼亭。他循聲而去,見亭中佇立一對男女,女子身後跟著幾個僕從,看樣子身份不低。

&esp;&esp;夜色沉沉,雖面容難辨,但聲語可聞。

&esp;&esp;“公主深夜召顧某至此,不知有何深意,敢問其詳?”那聲音清朗,卻帶著幾絲寒意。

&esp;&esp;他可太熟悉了,是表兄的聲音。他即刻覓得一處更近之所,隱匿身形,側耳窺聽。

&esp;&esp;“顧公子,本宮聞你與宋家斷卻姻緣之約,此事當真?”那女子聲音溫婉,但是聲音很年輕。

&esp;&esp;宋昱想了想,宮中未嫁的適齡公主一共兩人,一個已經與丞相之子訂了婚約的,另一個則是因年紀尚小,尚未婚配的劉妃之女,玉昭公主。

&esp;&esp;那玉昭公主不過十四歲,夜深人靜與男子相會於此,莫非是情竇初開,芳心暗許?

&esp;&esp;顧瑾軒沉默良久,才開了口,“此乃顧某私事,不便多言,望公主海涵。”

&esp;&esp;玉昭公主聞言,神色微慍,道:“本宮召你至此,必然是有原因的,何必閃爍其詞,不如直言相告。”

&esp;&esp;“恕難直言。”顧瑾軒態度倒是決絕。

&esp;&esp;“你你你何不識抬舉,實話告訴你,本宮早已心儀於你,正好你與宋家解婚,本宮將請父皇賜婚於你我。”玉昭公主年紀雖小,公主威儀儼然,言辭間凜然,不容置喙。

&esp;&esp;宋昱只覺得耳邊嗡的一聲,彷彿有驚雷在腦海中炸響。他下意識地攥緊手中的摺扇,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

&esp;&esp;表兄竟被公主看中了?

&esp;&esp;這個認知讓他心頭泛起一陣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

&esp;&esp;正欲細想表兄會如何回應這樁事,忽然感覺肩頭一沉,他險些驚叫出聲。回頭再看,卻見秦郡主正笑吟吟地站在身後。

&esp;&esp;“怎的,嚇著你了?”秦羽嫣歪頭看他,眼中帶著幾分促狹,“我遠遠就見你站在這裡發呆,連我走近了都沒發覺。”

&esp;&esp;還未等他回應,涼亭那邊似乎聽到了動靜,只聽侍女高聲喚道,“何人在此?”

&esp;&esp;宋昱心頭一緊,餘光瞥見公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