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遠途而來的客商行至西城門前, 領頭的是個滿臉灰的農夫, 瞧著就沒什麼根底。守門的什長這會兒難得出來溜達,抬頭就碰到了肥羊,忙揹著手揚了揚下巴:“幹什麼的?”商隊首領上前兩步,結結巴巴說:“官爺,我們、我們是來走商的。”他臉上雖然髒兮兮的,人倒是機靈,伸手就是半兩的碎銀,很靈敏就塞到什長的手中。“官爺,行個、行個方便吧。”那什長掂了掂重量,心裡頭也很滿意,便揹著手漫不經心往前走兩步,朝他們馬車上假模假樣瞧了瞧。其實他不用去檢查,也知道這一隊人是來賣什麼的。那馬車上有個特製的竹編大水缸,上面蓋著蓋子,大多都是魚販子使用,因著懷遠縣並不臨江湖河水,城裡百姓吃魚大多靠魚販子販賣。老遠就能聞到一股子腥味。什長想起鯽魚湯那鮮美滋味,不由眯起眼睛:“好久沒吃魚湯了。”商隊首領也很懂事,忙招了小弟給他撈了兩條肥碩的鯽魚,還送了一個竹簍子給他:“不值什麼錢,還望官爺不要嫌棄。”什長都不自己去接,招了個小兵過來取走竹簍,這才說:“一看你們就是正經商隊,去交了人頭費進城吧。”馬車有些髒,味還大,既然他們給了孝敬,什長便也懶得檢查,行了個方便。首領趕緊道謝:“多謝官爺。”他們這一隊有兩輛車,跟了十來個人,什長瞧那車轍痕跡,便知道他們帶的魚不少。懷遠縣魚好賣,尤其是鯉魚和鰱魚,百姓們很愛吃。又因著本地不產,價格也比外地高些,跑這一趟刨除孝敬和路費,確實能賺上不少。一行人感恩戴德進了城,找了個靠近南門的偏僻客棧住下,當日就給周邊酒樓和客棧賣了一車魚,晚上還熱熱鬧鬧吃了酒。別看那首領是個結巴,人可聰明極了,七月十五的清晨他不嫌費事特地跑到北城大集旁,趁著兩隊軍爺換崗,把剩下那一車魚也賣了個精光。路過的百姓都在那看著,等到魚都賣完了也沒人上前問,這一條魚頂得上一斗糙米,誰家也不捨得花這個錢來吃。百姓們麻木地看著士兵們興高采烈,他們低下頭去,繼續擺弄攤位上的貨品。中元節其實是鬼節,俗話說七月半鬼門開,就是說的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