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四十萬接近五十萬?這倒是一個好訊息,算上鑲藍旗的人口,現在我們掌控的牧民數量已經達到七十多萬,這個人口數量不比當初成吉思汗時期少吧!”
最後一句話雖然帶著開玩笑的意思,但是兀魯斯和諾爾布都能夠聽出自家大汗的野心,把自己把成吉思汗相提並論,雖然有些,但這樣的事情卻是兩人想要見到的。
“大汗,現在鑲藍旗已經歸順,這整編士兵和牧民的事情?”
開口的是田宗秀,在他看來萬事要同仁,兀魯斯的正紅旗已經整編那麼諾爾布自然也不能避免,雖然兩人的情況完全不同。
諾爾布沒有絲毫的心思,因此待田宗秀的話一說完他馬上表示自己沒有意見,並且還親自拿出自己的整編意見。
“外蒙正紅旗的事情我已經知道,只是現在鑲藍旗有二十五萬牧民,數量太多遷移起來也不方便,我建議帶著少部分遷移到正紅旗,然後由我和兀魯斯交換一下駐紮的”
“我準備提前成立左右賢王制度,諾爾布為右賢王、兀魯斯為左賢王,王庭遷移到正紅旗駐地,另外軍制也按照貝爾加進行。”
不等諾爾布說完伊凡的話就把他打斷,不過這打斷的話聽在二人的耳中卻如同仙音,他們從來沒有奢望過這兩個位置回落到自己的手中。
諾爾布擔任右賢王很正常,真正奇怪的是左賢王被兀魯斯拿走,畢竟他的資歷和功勞都不夠,唯一值得稱道的也許就是他的忠誠。
田宗秀和末日跟聽到伊凡剛剛的話多多少少有些失落,畢竟他們也在打這個左右賢王位置的主意,可惜最終還是沒有輪到二人。
“雖然我們現在還是滿清的臣子,不過我希望日後你們能夠以烏里雅蘇臺汗國的臣民自稱,另外軍隊方面也要進行改革。”
伊凡的想法是把營改回歐洲的編制體系,日後無論是貝爾加行省還是烏里雅蘇臺汗國都會按照三個團、一個加強營一萬人的整編師為主。
貝爾加興盛現在是三個師外加一個禁衛獨立團,共計三萬五千人,而烏里雅蘇臺汗國將來整編完成後會是六個騎兵師六萬人。
當然這些還只是伊凡的一個想法,具體需要回到王庭補充完整才能夠真正的頒佈,不過六個騎兵師的大概方向不會改變。
伊凡是1792年11月回到的外蒙正紅旗、烏里雅蘇臺汗國的王庭,而這時候諾爾布也帶著自己的一萬親兵前往他的右王庭,日後右王庭的事情將由他負責監管。
右王庭的鐵軌已經開始往王庭建設,而左王庭的鐵軌同樣開始超王庭接洽,與此同時王庭也沒有閒著,她需要接洽的地方是貝爾加行省的伊爾庫茨克首府。
赤塔和雅庫茨克的收復代表著伊凡對於西伯利亞東部的進一步掌控,但是這樣還不行,伊凡渴望再往東部的大片領土,如果能夠渡過白令海前往阿拉斯加地區更好。
當然此時的阿拉斯加地區還是一塊未開墾的土地,無論是號稱殖民世界的大不列顛還是法國都還沒有踏足這塊土地,不過那是任重而道遠的工程。
貝爾加興盛的財政稅收只有那麼多,西伯利亞資源很豐富沒有錯,但是卻也無法改變這裡異常貧瘠的事實。
整個貝爾加興盛掌控的地區比法國還要大,但是它的稅收只有每年不到三百萬銀元(盧布),這僅僅相當於法國一個發達城市的稅收而已。
這就是差距,因此想要努力的發展,單單靠西伯利亞的確還是不行的,當然它的潛力無限大,尤其是在工業革命之後。
如果沒有伊凡的出現,那麼工業革命最少也要在五十年之後展開,但是現在不同,從鐵軌、火車、各種各樣代表著節省人力的機器出現,此時——工業革命已經展開。
當然這個工業革命僅僅限於貝爾加興盛,其他地方雖然小有苗頭,但是還沒有成為主要力量,他們大部分還是在依靠人力。
今年貝爾加地區控制的土地大約能夠種植出養活三百萬人的糧食,用烏蘭烏德十幾萬漢人養活三百萬人,這就是機器的力量。
不過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畢竟貝爾加興盛的底蘊太差,財政方面實在是太過於緊張,如果不是西伯利亞銀行在強行支撐,估計這時候的貝爾加行省已經破產。
這樣的情況還是在貝爾加行省成為中西貿易接洽點的緣故,如果沒有這麼,那麼伊凡將渡過比卡盧加還要貧窮的生活。
關於貝爾加行省的事情短時間內伊凡顧不上,此時他需要關注的是烏里雅蘇臺汗國的事情,回到王庭的伊凡和幾位將領在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