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師伊凡不用居住在外面的驛站,當初乾隆冊封他為正白旗副都統的時候同樣賞給他一出宅子,現在可以作為他在京城居住的場所。
站在京師的城牆外,伊凡突然感慨似的對旁邊的田宗秀說道:“宗秀,你說下一次我再來到這裡時是什麼樣子?”
突然聽見這句話田宗秀一愣,他雖然明白伊凡不忠誠於乾隆,但是他也沒有認為伊凡有圖謀滿清的意思,在田宗秀看來伊凡最大的野心也不過是吞併外蒙而已,畢竟他還有俄羅斯帝國需要謀劃。
相比較滿清帝國,還是有第三順位繼承人身份的俄羅斯帝國比較好掌控,當然這是田宗秀不懂俄羅斯帝國的國情才會如此說。
在田宗秀看來現在伊凡的身份就如同滿清帝國康熙年間太子和四王的鬥爭,只要太子被廢那麼伊凡就有機會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皇帝。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俄羅斯帝國的皇帝並沒有滿清帝國的皇帝那麼中央集權,整個俄羅斯帝國的大部分權利都在貴族的手中。
葉卡捷琳娜二世看重的亞歷山大,如果真要和貴族支援的保羅鬥爭,那麼必輸無疑,因為在俄羅斯帝國貴族的眼中,皇帝代表著他們的利益不能任由一人做主,但是在滿清帝國則不同,因此相比較而言,還是俄羅斯帝國的貴族要自在。
最起碼伊凡在俄羅斯帝國能夠有自己的私兵,但是在滿清帝國就不行,哪怕是現在,伊凡在外蒙的兩萬多名正規軍同樣隸屬於滿清帝國,雖然只是官面上隸屬,但從這裡也能夠看出滿清的皇帝對於整個帝國的掌控有多麼強大。
同樣這也是為什麼滿清帝國容易被佔據的原因,在俄羅斯帝國你想要擴大一點自己的領地都沒有那麼容易,因為你牽扯到其他人的利益,那些貴族會和你不死不休。
但是在滿清帝國則不用擔心,無論是軍機處大臣還是其他的官員,對於他們而言滿清帝國是皇上的而不是自己的,即使割地賠款和他們的關係也不是很大。
雖然這涉及到皇帝的利益,但是皇帝的利益太大,因此對於很多可有可無的事情他是懶得計較的,這就是為什麼滿清帝國割地賠款時並不是太堅持的原因。
如果讓西方國家同意割地賠款,那麼即使皇帝不在乎,屬於領地內的那個貴族也會和你拼命,畢竟這是他的家族產業,如果被割出去他怎麼辦?
第九十三章 暢春園
不知道伊凡意思的田宗秀最終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不過在他的心中此時已經開始有疑惑,難道
此時滿清帝國的京師蒙古人還是很常見的,因此伊凡的到來並沒有引起什麼轟動,作為外蒙的貝勒,理藩院和禮部官員特意安排官員進行迎接。
理藩院來的是一位從五品員外郎,而禮部則是一位正二品的侍郎,另外還有幾名俄羅斯傳教士,他們都是理藩院負責組織起來的。
這些傳教士都是東正教“滿清傳教士團”成員,雍正六年,清俄簽訂《恰克圖條約》,其中規定俄國每屆可以派遣教士4人來滿清傳教,由理藩院提供食宿。
後俄羅斯帝國傳教士來滿清京師住南館,理藩院負擔部分生活費用,此外,理藩院還要管理俄國派遣來北京學習的學生。
俄羅斯帝國在滿清京師除去南館之外還有北館,康熙二十四年之前,俄羅斯帝國在北京的人員近百人,主要是在雅克薩戰爭前後被清軍俘虜、招降或者主動投降的,居住在東直門內胡家圈衚衕。
他們將康熙賞賜的一座廟宇改為東正教教堂,康熙三十四年,這個教堂被俄羅斯帝國託博爾斯克區主教伊格命名為“聖尼古拉教堂”,亦被稱為“俄羅斯北館”。
看著城門口中外一群人在那裡等待著,伊凡也不敢太託大一夾馬腹快速朝迎接之人走過去,莫日根和幾十名哥薩克騎兵急忙跟上。
“滿清託博爾斯克區主教伊格(禮部卓羅、理藩院陳泰)見過伯爵大人(貝勒爺)。”
“起來吧!伊格是東正教在滿清的主教?”
翻身下馬,伊凡看著面前這個一米八五的大鬍子有些不可思議的詢問,要知道東正主教伊凡也見過,甚至他的洗禮都是大牧首親自主持的。
不過伊凡見過如此多的東正教傳教士(主教),但是這樣彪悍的教主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因此才會有此一問。
聽到伊凡的話卓羅和陳泰在心中偷笑,他們也沒有見到過如此彪悍的主教,今日見到的時候兩人也非常吃驚,雖然同在京師的屋簷下生活,但是聖尼古拉教堂屬於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角色,因此那裡就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