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田氏和李貞連說只要朱元璋沒事就好。
朱文正不喜郭寧蓮和李兒糾纏朱元璋,撲過去擠開兩女說道:“義父快給我們講講酒樓發生的事。”
眾人聚精會神地盯著朱元璋,他們也十分好奇朱元璋是如何化險為夷。
“折騰一天,大家都餓了,先吃飯吧。”等朱元璋把事情講完,馬秀英平靜地吩咐道:“吃過飯後,我有事情要跟大家商量。”
朱文正、朱文忠幾個孩子還在嘰嘰喳喳問個不停,一看馬秀英嚴肅的神情,立刻閉上嘴安靜地吃著飯,郭寧蓮和李兒也規規矩矩坐好。桌上菜餚美味可口,香味四溢,眾人的心思卻不在這上面。大家都知道平時馬秀英特別好說話,如此嚴肅一定有大事發生。
若是以前,馬秀英和朱元璋都是在房間裡商量事情,如今隨著家裡人員的增加,廂房已經不能再做“會議廳”,飯廳和客廳就成了眾人商量的地方。
看見大家都放下碗筷,馬秀英輕輕擦擦嘴角,讓遜影把僕人都領出去,直言不諱地說道:“今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幸虧夫君平安歸來。我萬萬沒有想到郭天敘竟然喪心病狂敢直接對夫君下毒手,但是隻要我義父還在一天,我們就動不了郭天敘,所以滁州是待不下去了。我跟夫君商量過,準備借出徵的機會避開郭天敘,我們去別的縣城發展。你們都把細軟收拾一下,指不定哪天我們說走就走。另外,這事沒定下來前大家千萬別走漏了風聲,如果被外人知曉,我們就不好脫身了。”
“又要走?”王氏和田氏有些捨不得,她們才剛剛安定下來,對目前富足的生活十分滿意,如果離開滁州不是什麼都沒有了。
“不走難道等著郭天敘繼續迫害義父?”朱文正搶白了王氏一句,他很清楚自家老孃的那點小心思。
李貞說道:“文正說的對,我們拿郭天敘沒有辦法不如干脆避開他。我贊成小八和弟妹的意思,既然要走,晚走不如早走,下次小八出征我們就隨軍。”
說動了一干親戚,馬秀英又看向郭寧蓮和李兒。
李兒還好,除了朱家毫無牽掛,連忙申明大家去哪她就去哪。郭寧蓮就不同了,她驚呼一聲,“老爺,那我父親和兄長怎麼辦?”
朱元璋拍著郭寧蓮的手,輕聲安慰道:“放心,出征的時候我會帶上兩位妻舅,岳父大人那裡我也會派人去通知一聲,他若要回濠州我就讓人護送回去,他若要和我們一起走,我就把他接到府裡來。”
郭寧蓮搖搖晃朱元璋的手臂,撒嬌道:“那就好,那就好。老爺,你千萬別忘了,不然我可不依。”驀然發現這裡不是她的院子,房裡也不止她和朱元璋兩人,趕緊吐吐舌頭鬆開手,尷尬地對眾人笑笑。
馬秀英臉上始終保持著得體的笑容,郭寧蓮雖然嫁做人婦,終究還是個十四五歲的孩子,一時脫離不了稚子氣息也屬正常,況且她是擔心親人才真情流露,馬秀英犯不著為這點事跟她計較。
李兒眼中星芒一閃,這位新進門的郭夫人居然當著眾人的面邀寵,真不知道該說她是天真爛漫還是頗有心計,可惜她打錯了算盤,不知道馬秀英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是誰也取代不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越來越冷酷無情
元璋、馬秀英沒有向郭子興揭發郭天敘設計下毒的事情,郭天敘、郭天爵和張天佑更不會蠢到主動去坦白自己的罪行,郭子興彷彿也對酒樓發生的事毫不知情,這件事就在眾人有意低調處理的情況下消聲滅跡。
不過沒隔幾天,滁州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天外天”大酒樓竟然在某天晚上發生火災,因為事發突然,加之是在半夜,火勢兇猛,不光酒樓付之一炬,連掌櫃夥計都沒有逃出來。
這場大火足足燃燒了一個多時辰,酒樓附近的民宅都跟著遭了災,百姓們叫苦連天,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屬更是跪在斷瓦殘垣前嚎啕痛哭。
許多人為之惋惜,這突如其來的大火不知毀掉多少家庭,更有人懷疑是不是掌櫃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遭到報復,然而所有的秘密都被大火燒得一乾二淨,只剩下人們口中不知真假的猜測。
議論了幾天,百姓的目光便轉向他處,畢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是郭子興仁慈,下令衙門出資撫卹受災的百姓和失去親人的家屬。他的行為自然獲得無數百姓的擁護讚揚,甚至有不少富商為了討好他紛紛捐資安撫苦主。
馬秀英暗暗心驚,出於職業習慣,她懷疑這不是一起意外,那酒樓在滁州屹立數年都相安無事,偏偏在郭天敘企圖毒害朱元璋後就發生火災,時間上未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