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王叔,張閣老、白閣老、韓閣老,諸位愛卿今日辛苦,昨日蔣氏趁朕去靈妙寺上香之際,勾結韓成謀反,意圖刺殺朕於荒山,不過朕早有預料,故而未遭意外。”
在場朝臣,除了劉恆之和德太妃,皆跪下聆聽蕭成煜的聖諭。
蕭成煜看著張節恆身後的烏泱泱一片的朝臣,滿意笑笑。
他道:“蔣氏勾連文武官員意圖謀反篡位,刺殺皇帝,所行謀逆重罪不容饒恕,劉恆之、韓成助紂為孽,勾結叛黨,逼宮奪位亦不可饒恕,其餘叛黨朕已知曉名錄,之後會由三法司及錦衣衛共同協辦,捉拿叛黨,以儆效尤。”
蕭成煜全程沒提順郡王,他也不去看德太妃蒼白的面色,他大手一揮,對鄭培元道:“鄭千戶,把謀逆罪臣都待下去,主謀貫入詔獄,其他人等收監大理寺大牢。”
金吾衛上了前來,把以德太妃和劉恆之為首的叛黨官員一一捂住嘴,直接拖了下去。
德太妃還想掙扎咒罵,可無法抵抗高大的金吾衛,只能被無力拖走。
等到亂臣賊子都被帶了下去,蕭成煜才看向在場眾臣。
他微微一笑,淡定自若道:“諸位愛卿光明磊落,於國有功,朕要感謝諸位不畏強權,秉公職守,守正順心。”
“大楚能有今日,全賴愛卿們鼎力國祚,朕以為大楚未來會全是坦途,還望諸位愛卿同朕攜手,再創繁華盛世。”
蕭成煜的話明亮清澈,擲地有聲。
文武百官皆是心中激盪,躬身行禮:“臣,謹遵聖諭。”
————
因蔣氏行逆之事,之後的幾日蕭成煜都異常忙碌。
蔣氏謀逆牽連的朝臣多達十數人,韓成供述的名錄果然不全,當日朝堂上站出來支援蕭成燁的那六人又陸續供述,接連供述出十餘人來。
蕭成煜當日便直接把江世愚調任刑部侍郎,讓他跟李敢、錦衣衛指揮使馮斌、以及三位閣老一起督辦此案。
江世愚於刑名上破有天分,這驚天大案一到他手就立即有了眉目。
他把所有涉案官員單獨審問,用高超的提審手段審問出不少細節,又透過這些細節去審問其他犯人,這樣連環審問之下,所有的案情逐漸清晰明瞭。
早在兩年之前,先帝有意要封蕭成煜為太子時,蔣氏就開始動作。蔣氏如今已經開始沒落,聲望不再,故而才寄希望於外戚之勢。
但除了蔣氏,幾乎人人都只看好大皇子。
一開始他們不敢聲張,只敢一一遊說清溪書院教匯出來的學生,這些學生官職不高,但因年輕仕途順暢,反而對朝廷有所向往。
在反覆遊說之下,只有兩三人意動。
有一就有二。
透過這兩三人在朝中活動,漸漸就有了後面的人,本案涉及正二品閣臣一名,正二品金吾衛都督僉事一名,金吾衛千戶兩名,正四品六部堂官三名,翰林院學士兩名,正七品監察御史一名。
除此之外,皆是京中的流官。
但這些人都是老資歷,在京中頗有臉面,同京中各世家都有關係,故而他們的訊息靈通,行動更為便捷。
所有人加起來,共有文武朝臣共計十六人。
以及後宮中的德太妃娘娘以及和嬪蔣蓮清,本案究竟有沒有牽扯順郡王,順郡王又是否知情,江世愚倒是查得很清楚,根據所有罪臣的口供和書信往來,他們都只同蔣氏的族長單獨聯絡,幾乎沒有一封書信提及順郡王。
彷彿他們不是替順郡王謀反。
蕭成煜看到那一箱子證據都氣笑了:“這蔣家倒是厲害,替順郡王謀反,結果順郡王自己不知情,幫著一起謀反的罪臣們也不關心順郡王,只關心罪妃和蔣雨岑,倒是古今稀奇事。”
皇帝陛下在這裡調侃,堂下站著的朝臣卻不敢附和,蕭成煜自也不需要他們附和。
他調侃完,便回過身,一臉冷酷道:“讓馮斌親率一營錦衣衛,直接去清溪捉拿蔣氏一族,男女老少一個不漏,家中二十之下的家僕直接發賣,心腹們一起緝拿,讓清溪縣令帶著戶籍跟著一起去,請清溪王、程兩家的家主一起過去認人,一個人都不許認錯,一個人都不能放跑。”
“另讓李敢率一營奉天軍,緝拿蔣氏族長母族,妻族,其三族皆下獄。”
這話說得實在冷酷,可蔣氏謀反犯上,此舉甚至是皇恩浩蕩。
張節恆等人立即下跪行禮:“是,臣遵旨。”
“其餘犯官,朕早有定奪,按此執行便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