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統計,僅1943年,二師就收穫糧食200 多萬斤。發展生產對改善部隊生活條件和武器裝備,打破日、頑的經濟封鎖,減輕人民的負擔,提高部隊戰鬥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開展敵偽工作,孤立打擊敵人在開展攻勢作戰,堅決打擊出擾、蠶食我根據地之敵的同時,為了分化瓦解、孤立敵人,擴大解放區,我師採取各種手段,透過地下黨組織和統戰關係,深入邊緣區、敵佔區和偽軍內部,開展工作,建立“兩面派”政權和情報網,組織偽軍反正,懲治日偽的爪牙和耳目,獲取敵人情報,掩護我軍行動和來往人員。如戰鬥在津浦路南段的鐵路工委及所屬便衣大隊,在爭取偽軍工作中,建立了連線路東、路西兩地區的交通線,變敵偽據點為我之聯絡站、情報網,變敵封鎖線為我“安全走廊”。戰鬥在長江北岸和南京北大門的(江)浦六(合)工委,插入敵佔區,以“兩面派”政權為橋樑,利用各種關係和身份,出入敵區,為我辦事,掩護我大江南北的交通聯絡。戰鬥在淮南根據地東南前沿的(高郵)湖西工委和湖西辦事處,深入到長江邊,揚州城附近及高郵湖以南地區,從爭取地方實力派入手,利用幫會盛行的特點,因勢利導,以“洪門”對付“青幫”的辦法開展工作,同時,積極開展便衣武裝鬥爭。到1943年6 月,湖西工委和高郵湖南畔的水南工委合併,組成甘泉縣。經甘泉支隊積極作戰,解放黃珏橋等地區,把偽化的“和平模範區”逐步變成了根據地,從而打通了淮南與蘇中、蘇南的聯絡,維護了淮南抗日根據地和上海地下黨組織的聯絡。
此外,被俘日軍10多人經過教育,組成了淮南反戰同盟,幫助我搜集情況,管教日俘,散發傳單,進行反戰宣傳。在一次反“掃蕩”中,還識破了化裝民工向我偷襲的一個日軍大隊,為淮南人民抗日鬥爭做了有益的工作。
(五)動員青年參軍,壯大主力部隊1944年12月至翌年初,在華中各抗日根據地逐步鞏固和發展的大好形勢下,為準備執行新的作戰任務,我師四旅恢復了3 個團的建制;五旅免兼路西軍分割槽,準備渡江南進,後因情況變化,南進計劃沒有實現;重建第六旅併兼路西軍分割槽,旅長兼司令陳慶先,政委黃岩,副司令兼參謀長饒守坤,政治部主任汪少川。轄十八團、巢北支隊、淮西獨立團和定遠、定鳳懷、鳳定嘉、滁全、定合等縣總隊,6 月又組建了第十七團。
為了壯大主力部隊,1944年底和1945年初,淮南地區掀起了大規模參軍熱潮。路東、路西地委和軍分割槽動員青年參軍,模範隊(基幹民兵)上升為主力部隊,僅參軍的青年就有1。5 萬餘人。到1945年底,二師主力部隊發展到3。5 萬餘人,地方武裝為1。5 萬餘人。
兩年多來,我淮南抗日根據地軍民,經過艱苦努力,積極對敵作戰,日偽被我壓縮到津浦、淮南兩條鐵路沿線和一些孤立據點。頑軍的不斷進攻被我粉碎,部隊得到了加強和發展,根據地得到了鞏固與擴大。這一系列的勝利,為迎接戰略反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參加戰略反攻,奪取和保衛抗戰勝利果實1945年8 月,抗日戰爭的局勢發生急劇轉折。8 日蘇聯對日宣戰。9 日蘇聯紅軍開進我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我黨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對日最後一戰》的文告,10日日本發出乞降照會,同日朱德總司令命令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軍民向日偽軍發起進攻。新四軍軍部指示我師向津浦鐵路南段和淮南鐵路沿線出擊,迫使日偽軍向我投降,並與第三、第四師共同佔領津浦線。17日,我二師集中路東部隊,組成淮南獨立旅,加強反攻力量,旅長羅佔雲,政委李世焱,副旅長兼參謀長譚知耕,政治部主任王敬群。
為了反對蔣介石壟斷受降權利,奪取和保衛抗戰勝利果實,根據軍部的命令,我師一方面向日偽軍開展政治政勢,發出限期向我投降的通牒;一方面積極對日偽軍採取軍事行動,各部隊分別向津浦、淮南兩條鐵路和長江北岸的日偽據點進擊。四旅向滁縣、全椒進擊,攻克了陡崗、腰鋪等10餘處據點。五旅向蚌埠及其外圍劉府、爐橋等據點進擊,直逼蚌埠城下,殲敵200 餘人,繳獲山炮一門。六旅向淮南鐵路沿線進擊,攻克了朱家巷、柘塘街等據點,逼近了水家湖,殲敵100 餘人。獨立旅向長江北岸進擊,收復了水口鎮,消滅日軍30餘人,繳獲步兵炮一門。三師第七、第八旅在師長兼政委黃克誠率領下,進到淮南津浦路西定遠地區,與我師部隊會合、準備與企圖向我東犯的桂頑決戰,後因情況變化,三師部隊又回師蘇北作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