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了,以前他常常很活躍地像個主角,而這次他就是個旁觀者,所以更覺得乏味。來自維西爾公司在亞太各個國家或地區的負責人,輪番介紹他們各自的業務狀況,亞太區的各個部門的業務負責人再做相應的匯總,都是蒼白的數字、空洞的承諾、糊弄人的故事,夾雜著各種插科打諢用的笑話。但洪鈞也理解,這種會議是一定要開的,而且至少一個季度要開一次,要不然,整個亞太區的管理機構就好像根本無事可做。
都說國內國營企業的會多,其實外企的會更多,而且每次都是名正言順、理直氣壯地遊山玩水,專找度假勝地。洪鈞起初曾經納悶他們這次為什麼就簡單地留在新加坡開,怎麼沒去巴厘島?也可以去澳洲的黃金海岸嘛。洪鈞想,如果不是在新加坡開而是又去哪個度假勝地的話,也許傑森就會欣然前往了吧。慢慢地,隨著會議的進行,隨著洪鈞對維西爾在亞太區各地的業務狀況的瞭解,洪鈞開始明白了:因為形勢嚴峻,不容樂觀,現在不是遊山玩水的時候。
洪鈞在這兩天裡,利用吃飯的時間也和不少人聊了,也已經交了些朋友,但始終沒有張揚,他一直在觀察每個人,在熟悉每個人。像這樣的亞太區會議,有兩種常用的語言,第一種當然是英語,會議正式通用的語言。第二種就是漢語,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來的人自然用漢語,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負責人又一定是華裔,也可以說漢語,亞太區一些部門的負責人也有不少華人,所以漢語就成了會下非正式場合最主要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