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沂故作輕鬆地笑了一下:“他們會好好‘招待’它們的。”
“好……好罷。”趙瑗牽了牽嘴角,笑容也溫和了一些,“那,我們是接著探討行軍佈陣的法門,還是出去踏踏青?”
種沂悶悶地笑出聲來:“嗯,我們去踏青,順帶探討行軍佈陣的法門。”
在這種冰未消、雪未融的時候去踏青,絕對不是什麼愉快的事情。
可她知道種沂心裡堵得慌,種沂心裡自己也知道。兩人裹著貂裘頂著料峭春寒,各自牽了一匹戰馬,沿著河岸慢慢走著。趙瑗為了分他的神,沒有再提西夏的事情,反倒給他灌輸了不少蒙古人的“英勇事蹟”,比如屠城,比如驍勇善戰。種沂仔仔細細地聽完,最後問趙瑗,預備如何對付這些“極厲害”的蒙古人。
“就像金國一樣,分而化之。”趙瑗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哦?為何?”種沂有些好奇。
趙瑗解釋道:“蒙古族人逐水草而居,數千年來都不曾一統,若不是遇見了一個強大的汗王……如今我們要做的,是分化,讓他們變成一個又一個小部落,安安靜靜地過自己的小日子,滿足於遊牧的生活,永遠、永遠不要強大……”
“我以為,瑗瑗會想著,徹底清除這個禍患。”
“不能的。”趙瑗搖了搖頭,“突厥、烏桓、柔然、東胡……這些禍患,又有哪一個,是曾經被‘徹底清除’的?而且大宋現今國力尚弱,吞掉一個西夏、一個遼國,尚且需要步步為營,更何況是蒙古?啊……方才,方才我不是故意要提西夏……”
“無妨。”
“噯?”
他停下腳步,伸手理了理趙瑗衣領上的絨毛,漆黑如墨的眼眸裡,漸漸透出了幾分溫柔之意。
“無妨的。”
若是因為方才的事情,便要遷怒到他最最心愛的女子身上,那還算是個人麼?
況且她……她一直都在……都在試圖安撫他。
“我一直都知道,你是個沉靜且大膽的女子。”他微微笑著,望著她,一字一字地同她說道,“可你方才的樣子,嗯,瑗瑗,你當真不害怕那匣子裡的東西?”
趙瑗眨眨眼,有些心虛地低下頭:“其實,還是害怕的。”
第91章 西夏之謀〔三〕
種沂悶悶地笑出聲來。
他又伸手理了理她的衣領,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又慢慢放了下來:“走吧。我記得這條河的上游;有一處古戰場的遺蹟。若是仔細地挖,說不定會有些旁的收穫。”
這裡地處關隴;是上古先秦的所在。而在先秦時代,有一種非常厲害的秦弩;已經失傳千年。
據說;千年之前的這種秦弩,曾經殺得胡人片甲不留。可惜自從秦覆滅之後,文書典籍便散佚得乾乾淨淨。據說漢武帝曾經想復原這種秦弩;想了幾十年,也依舊無功而返。
雖然他知道這種希望極其渺茫,不過依舊想要試一試。
趙瑗嗯了一聲;牽過戰馬要走;忽然一拍腦袋,想起一件極重要的事情來。
先前她被耶律大石和西夏使者車軲轆轉地忙昏了頭,竟然忘了自己空間裡積了一堆的金銀銅鐵沒有用。她急促地說了一聲等等;後退兩步;將空間裡一塊塊的純鐵搬運出來。
種沂的臉色漸漸變了。
從隋唐至今;鹽鐵都是朝廷專賣專運,由此可見“鐵”的重要性。而開採出來的鐵礦大多不純,需要淬火冶煉之後,方才能夠作為熟鐵使用。如今趙瑗一塊塊搬運出來的……居然是純淨的熟鐵?
“先前我問工匠要了一些鐵塊。”她一面搬運一面說道,“這些東西,你應當也是見過的。就在我的隨身空間裡。你瞧著,夠用麼?”
她舉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望著種沂,明淨的瞳仁裡,滿滿的都是笑意。
種沂微微抿起了薄唇,漸漸閉上眼睛而後又睜開,點點頭:“嗯。”
他的表情落在趙瑗眼中,可又是另一番意思了。趙瑗看看他,又看看那堆熟鐵,試探著問道:“有些難辦?”
“是……有一點兒。”他似乎有些無奈,“這樣大一批熟鐵,若是沒個準路,鐵定又是一筆彈劾。”他停了停,又說道,“不過,無妨的。彈劾我的摺子多了去了,也不差這一樁。”
“那慢著。”趙瑗出聲制止了他,認真思考片刻,又說道,“不如你找幾個信得過的人,去假扮山匪吧。”
“山匪?”
“嗯。然後‘西軍剿匪有功,得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