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們沒有勇氣,而是輿論會像是洪水猛獸一樣吞噬一切他們不想要看到的資訊與結果。重壓之下,被詆譭的人別說反抗了,或許連活下去的勇氣都不在了。
惡意的重傷,零代價的詆譭,不只是我本人承擔,多少人與我一同被迫承受?我在公安局取筆錄的時候,你們知道,為了我這一件事兒,光是一個鄉鎮就抽調了多少警力組成專班嗎?
曉曉目光平靜的與檢查組的幾個領導對視,他們又是為了什麼?他們頂著的壓力又來自於誰?基層的警力本來就嚴重不足,為了我的事情,二十幾個民警連軸轉的工作著,就是要給這無須有的事情一個交代;而我所支教的學校裡,一共在編的老師就3個,因為我,他們全部停課接受調查,學校裡34個孩子現在都面臨停課的危機,那裡面有些孩子是我們家訪了多少次才拉過來的,才說服父母同意讓入學的,這麼一次,又有哪個家長會放心把孩子交給我這樣的敗類,交給這樣包庇犯罪的學校,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件事兒的熱度會淡下去,在後續的證據面前,正義之師的網友們也會閉麥,淡淡一看連一句道歉都不會有的放下手裡的鍵盤,繼續他們的美好人生。而我呢?為此而牽連甚至改變人生軌跡的孩子們呢?我們的人生,又有誰會負責,我想要問他們一句,憑什麼?他們憑什麼?
憑什麼?
是誰給她們的資格來這樣做。
又是誰給她們的權力這樣做?
前幾排的有幾個人本來拿著筆和本還想要問曉曉很多問題,可如今,都陷入了沉默。
曉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她看著校長的眼睛:今天早上,我的朋友問我,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你還會這樣做麼?
她咬著唇,逼回眼裡的淚水,我想,我會的。所以,我回來了,向我的母校有一個交代。
善良,奉獻,付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刻在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民心中的信仰。
曉曉從小是接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她被父母拋棄,是孤兒院,是社會的福利機關承載了她的生命。
是社會的幫助讓她一路成長,讓她活了下去。
她來這個世上的時候就不受祝福不被愛著,如果這就是她的命,她認命。
她只求問心無愧。
曉曉這一次沒有哭,她就像是將心底的淤泥都吐了出來,目光坦誠了當。一番至誠之話讓現場陷入了沉默,過了許久,校長接了個電話,他愣了愣,看著上面的來點,也不顧還有督導組在直接接通了。
一個電話,不知道那邊的人更校長說了什麼,校長激動的花白的鬍子都顫抖了,他一抬手,吩咐身邊的人:快,把多媒體開啟!
時隔曉曉被潑髒水陷害侮辱三天零四個小時,網上,終於有了回應。
這是大小姐帶著所有人不眠不休這麼多天努力的結果,這是曉曉多年以來播撒的善心共同換來的結果。
大小姐丟擲的證據鏈,可不是簡單的幾行照片,一個影片。
最開始,就是還在襁褓之中,被奶奶和蘇秋雲抱著她在孤兒院的大牌子下的合影。
而底下,是奶奶撿到她那一年的報警記錄,和社會各機構的制式檔案。
紙張已經泛黃,可幾點幾分,在哪兒,怎麼發現的曉曉都被記錄在其中。
之後,是曉曉咋孤兒院一路成長的照片與影片,是她小小年齡就踩在板凳上做飯的照片,是她吸溜著鼻涕,在為弟弟妹妹們穿衣服的照片,是她拉著秋秋一起奔波於醫院的照片
那時候,蘇秋雲經常會給她拍照,曉曉很煩,她還為此跟媽媽發過脾氣,你總照我幹什麼?
蘇秋雲包容著她,滿是寵溺的:總是要給我們曉曉的成長留下記錄啊。
不只是曉曉,宋可、秋秋其他弟弟妹妹們,蘇秋雲都留下了,這是她的孩子,她對她們的愛,與其他父母沒有兩樣。
之後,是曉曉長大後的一筆筆稚嫩的字跡上歪歪扭扭記錄的資料,每一筆,都會對上一個銀行流水
這麼久了,有很多曉曉都忘記了。
在這些資料記錄之後,是曉曉看著的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第一個,是一個禿頭的小女孩,她還在住院,鼻子上插著管子,這是曉曉很熟悉的孤兒院的妹妹小迪,小迪對著鏡頭笑著說:謝謝你曉曉姐姐,我會好起來的。
下一個畫面,是一個東北的大叔,他長得五大三粗的,對著鏡頭,他有點不自在撓了撓頭:穆老師,你還記得我嗎?14年,你在網上幫我老母親治好了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