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知縣劉肅之想“反正”,便派人與之聯絡。孰料,這劉知縣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地降清,他之所以散佈自己想“反正”,無非是想誘執吳易。見吳易自己送上門,劉肅之立刻派人持信來複,邀請吳易來縣衙赴宴。吳易不疑有詐,只帶隨從數人來會。“鴻門宴”入易出難,劉肅之早就通知大批清兵埋伏,待吳易一入門,立即逮捕了這位“白頭軍”領袖,很快送往杭州處死。
吳易為人雖屬輕率無遠略之人,但大節不虧,慷慨歸刑,並作《絕命辭》:
落魄少年場,說霸論王,金鞭玉轡拂垂楊。劍客屠沽連騎去,喚取紅妝。
歌笑酒爐旁,築擊高陽,彎弓醉裡射天狼。瞥眼神州何處在,半枕黃粱。
成敗論英雄,史筆朦朧,與吳霸越事匆匆。盡墨凌煙能幾個,人虎人龍。
雙弓酒杯中,身世萍逢,半窗斜月透西風。夢裡邯鄲還說夢,驀地晨鐘。
夏完淳聞訊,立即白服以往,在吳江為吳易起衣冠冢,與文人同道哭吊,賦《吳江野哭》、《魚服》二首詩歌,祭奠吳易,表達了復仇雪恨的決心:
江南三月鶯花嬌,東風繫纜垂虹橋。美人意氣埋塵霧,門前枯柳風蕭蕭。
有客扁舟淚成血,三千珠履音塵絕。曉氣平連震澤雲,春風吹落吳江月。
平陵一曲聲杳然,靈旗慘淡歸荒煙。茫茫滄海填精衛,寂寂空山哭杜鵑。
夢中細語曾聞得,蒼黃不辨公顏色。江上非無吊屈人,座中猶是悲田客。
感激當年授命時,哭公清夜畏人知。空聞蔡琰猶堪贖,便作侯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