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曹潁性格雖稍顯怯懦,但是自幼受父親影響,最是敬重伯父、伯母的,對丈夫的這些個貶斥,便有些聽不過去。不僅為伯父伯母說了不少好話,連帶著曹頤的身世也說了,話裡話外,甚是感激兩位長輩對庶妹的照拂。
這一番“好話”入耳,聽得孫珏不由的冷哼兩聲,道:“頭髮長,見識短,你一個婦道人家,知道些個什麼?怨不得大表舅將三妹妹的身世瞞著這樣緊,連帶著我們這樣的至親都不曉得,想來心裡早有了攀附權貴的念頭!平王府雖顯赫,也不過是個王府罷了,又能有什麼作為?咱們家宮裡有陳貴人,李家宮裡有王嬪娘娘,單單隻有曹家,靠得不過是姑祖母照看萬歲爺的情分。如今姑祖母沒了這些年,曹家還有什麼依仗?保不齊大表舅就抱了這個心思,想用三妹妹來換場權貴!三妹妹的品貌……倒也說得過去!就算是進不了後宮,配給哪裡皇子做庶福晉也使得!呵呵,到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最後只撈著一個紅帶子,品級還不高!”說到最後,盡是嘲諷之意。
曹潁聽得瞠目結舌,雖然隱隱覺得不對,但丈夫如此言之鑿鑿,又讓人無從反駁。
沂州,道臺衙門,內宅,正院。
曹顒回房時,初瑜正坐在炕上,抱著天佑餵奶。見丈夫回來,她很是不好意思,輕輕側過身去,想要將前襟繫上,偏生天佑吃得正香,讓人不忍心停止哺乳。她猶豫著,瞧了丈夫一眼,再看看肉呼呼的兒子,一時拿不定主意來。
曹顒原沒在意,見初瑜避閃,才想到兒子正在吃奶,坐在炕邊,不禁多看兩眼。身上就有些發熱,這算算日子,夫妻兩個可是好長時間沒親熱。瞧著初瑜的身子,畢竟是生育的緣故,越發的珠圓玉潤之感,看了實在讓人想要抱在懷裡,親上兩口。
“額駙!”初瑜見他這般巴巴的望著,忍不住紅著臉嗔怪著。
曹顒伸出手去,在兒子的臉蛋上捏了一下,又忍不住拉了初瑜,親了兩口,隨後嘆了口氣,說道:“等你出了月子,我因公務,要去蒙陰一趟,到時候府裡這邊就要你照看了!”
初瑜心裡算了下,兒子十月初九滿月,這還有大半月,到時天就冷了,便勸道:“額駙不必掛心初瑜,若是必要去趟的話,趁著現下還沒入冬,去一趟不是更便宜!”
曹顒搖搖頭:“忙也不至於等不及這半個月,你為了天佑遭了大罪,我若是連月子都陪不了你,那還算什麼丈夫?”
第241章 寒意
正值秋末,無雲少雨,日間豔陽高照,晴空萬里,但卻少了些許暖意,冬天漸漸來了。
疾風吹過,院子裡海棠樹上經霜的葉子猝然脫離樹枝,紛紛飛舞,在空中打個轉轉,而後悠悠然的飄落到地上。花園裡,草木凋零,唯有幾株菊花,經霜耐寒,反而綻放得愈加嬌豔。
或是臨近海邊的緣故,沂州秋天氣溫雖然暖和,但是將到冬日,卻是另一種溼冷。只覺得疾風吹到臉上,都是帶著膩乎乎的水汽,與京城的乾冷很是不同。就是在房間裡,也讓人不甚舒服,只覺得無法耐住寒意。
偏偏這邊的宅子不像京城那樣,有地熱的,取暖只靠火炕與炭盆。待曹顒考慮到採暖問題時,已經是初瑜產子後,大的工程沒法子動。正好東邊暖閣的火炕前幾個月守孝時拆了,曹顒便帶著人將這邊簡單改建了,地下留了幾個甬道,上面又砌了火炕。
為了去溼氣,砌好後,曹顒便叫人開始燒炕,地下的甬道也塞了木屑等物燃起,想著好待立冬後讓初瑜與母親來這邊住。
到底是江寧離得近些,九月十一打發人去報喜,二十一便回來了,除了帶回那邊宗親給的賀禮外,還有一個曹寅夫婦的家書。
老兩口聽說添了長孫,不勝歡喜,本想來山東給長孫過滿月禮的,但是因織造府衙門那邊正好十月初要忙些,收驗些貢品,主官不好離開。曹寅無法脫身,所以只有李氏過來。九月十八日啟程的,約莫著九月二十三到沂州。
母親專程趕來,曹顒怎好在沂州等著?次日一早便帶了人騎馬順著官道往南,到大興鎮候著。與李氏匯合後,並沒有在大興鎮歇著,當天便折返沂州。
道臺府的幾處院子都佔著,只有曹頌的院子空著。曹顒不願意讓母親住偏院,也想要讓她們婆媳兩個更親近些,便留母親在正院這邊住,自己在書房安置。
李氏向來是個脾氣好的,初瑜也是懂事孝順之人,婆媳兩個整日裡嘴裡掛著的都是天佑。偶爾說起曹顒小時之事,因不是在李氏身邊撫養的,李氏多少有些遺憾。
對於初瑜親自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