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低調些?這般大張旗鼓的過來,生怕別人不知道李家與總督府的關係親密。轉而一想,怕是李煦為了巴結噶禮,故意如此為之。難道,他忘了,這天下說了算的只有京中那一個。
想起這些破事,曹顒真是忍不住頭疼,好容易家裡的虧空差不多了,父親的病也漸漸見好,卻還要跟著李家懸心。他心裡有些膩味不願意多留,招呼大家上馬,離開總督府。
那年輕人正是李鼎,隨著父親李煦來江寧送禮的,因父親先去了織造府那邊,所以他押送著禮物過來。他對面站著的這錦衣男子,便是噶禮的庶子幹都,算起來他還要叫聲“兄長”。
或許是方才曹顒多往這邊看了兩眼,李鼎有所察覺,一邊與幹都寒暄著,一邊扭頭往那邊望去,正好只看到幾人上馬。雖然曹顒能夠認出他,他卻一時之間沒認出曹顒。畢竟上次見曹顒,曹顒還是十二歲的少年,與眼下大不相同。
說話間,曹顒已經騎馬走的遠了。李鼎並沒有在意,轉過頭來,隨著幹都進了總督府。
臨江樓,秦淮河畔有名的酒樓,是魏信家的產業之一。打四月中旬開始,南北的採珠世家還有些出名的珠商都陸續來到江寧。曹方與魏信兩個就將眾人都安排到了臨江樓住下,一是打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是想著知道些根底,省得讓人渾水摸魚。
養殖珍珠,這是從未聽過的事兒,大家心裡多少都有些將信將疑。不過,當初送請帖過去的人,帶著的是廣東十三行的擔保,而且十三行也開據了證明,確實在康熙四十八年夏與四十八年冬,在江寧收購了價值將近四十萬兩銀子的珍珠。
近些年,因珍珠採量日漸稀少,很多賴此為業的世家也漸漸凋零,大家正是四處找出路的時候。南北同行,採珠大戶也好,珠商也好,大家掰著指頭都能夠說個一二,江寧這個曹家卻是頭一回聽說。然,十三行名聲在外,又不可能給別人做幌子。因此,這次珍珠會又不是不可信的。等他們懷著忐忑,到了江寧,發現來了不少南北同行時,自然也開始打起了小九九。
遇到個熟人,大家都寒暄一場,話間提到珍珠之事,都笑稱是無稽之談。可是,等各自回到房裡,就開始了算計。若是此事是真,若是能夠自家拿下這樁買賣,那可就是發了大財。
這其間,魏信又狀似無意的說露了嘴,言道這次珍珠會還是要各家憑藉實力說話。那養殖珍珠的秘法,最後估計要價高者得。
距離江寧近的,已經有送信回去叫家裡再送銀錢的。來時便帶著大量銀票過來的,笑眯眯的暗暗得意。那些身上銀錢不足的,往返又來不及的,幾乎要跳腳。更想跳腳的是六合錢莊。他們不只為的珍珠,眼下珠商缺錢,他們若此時借貸,那是極大的一筆生意啊。但因曹家尚未開口允許,他們不敢輕易介入,只能暗暗著急。每日裡,總要過來幾個頭面管事,到魏信面前盡心奉承。
魏信因曹顒吩咐過,便也不肯輕易鬆口。大家該吃吃,該喝喝,談到正經事卻只有一個“拖”字訣。
第123章 珍珠會(中)
等曹顒到臨江樓時,這裡雖不算客滿,但是樓上樓下也坐了不少客人。曹顒穿著打扮並不招搖,但是僕從小廝俱全,小二上來招呼得很是殷勤。
曹顒並未開口,只是示意下小滿。小滿早得了吩咐,遞上塊碎銀子,笑著說道:“麻煩幫忙通報魏五爺,就說曲公子求見!”
小滿聲音並不高,但是就近仍有幾桌客人耳朵尖,聽到了個“魏五爺”三個字,不由都往這邊望過來。如今,這往來江寧的商戶們,誰不知道魏五爺的大號。
那小二聽說是曲公子,並沒有收銀錢,而是態度越發恭敬的帶著幾人上樓,看來是早已得過吩咐的。
樓下那幾桌客人越發驚詫。他們都是浙江過來的珠戶,提前到江寧來,就是為了探探究竟,這會兒都開始暗暗思量這姓曲的到底是什麼來歷。採珠販珠這行當住中,只有廣西有家大戶姓曲,聽說已經轉行多年,莫非他們回頭要從操舊業?眾人皆是驚疑不定。
二樓雅間,見曹顒進來,魏信忙迎了上去,一邊請曹顒入坐,一邊道:“公子,你可算露面了!”
曹顒看他猴急的樣子,與人家的沉著穩重截然不同,不禁莞爾:“怎麼,還有咱們魏五爺解決不了的?”
魏信笑道:“公子還不知道小的,不過是個裝腔作勢罷了!這南北珠戶珠商到得差不多了,整日裡圍著小的追問養珠之事。小的哪裡知道這些個?雖然一直推著說‘到時候各位就知道了’,但畢竟是外行,若是讓他們識破,怕是對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