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下巴都要跟這玉地板來個親密接觸了,哈哈哈哈!”
王侍郎頓時一臉尷尬,紅雲直上耳根處 “是……不知皇上還有何吩咐?”
“咳咳!”李勤見他像個姑娘家似的如此不堪逗玩便正起了臉色,續道 “替朕安排一下,待會兒在你張貼皇榜後朕先上城樓安撫百姓,過後再去早朝。”
看見皇帝擺正了臉色不再開玩笑,王侍郎也不敢笑了,安安份份地回答“是!”
慢慢倒退出到殿外,王侍郎才重新站直挺起腰板往前走,心裡既喜且驚。
喜的是終於能看到皇帝的龍顏,果然如外間傳聞一樣是位玉面書生,平日在翊睢殿上自己官職稍低,與高高在上的天子爺相隔一段不短的距離,更何況誰敢在大殿之上抬頭與皇帝直視,冒犯天顏?昨日被召時來去匆匆,錯失大好機會,誰知今日竟然得此良機。
驚的則是帝王的喜怒無常,上一刻尚且嘻哈玩鬧,下一秒卻嚴肅冷峻,正所謂伴君如伴虎,但慶幸這位少年帝王乃一明君,體恤百姓,重視民情。
一襲黃色的綾羅,上繡龍、翟紋及十二章紋,樣式為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繡有金盤龍紋樣,玉帶配祥雲皮靴的李勤以睥睨天下、俯視萬生的姿態傲立於寬大宏偉的皇宮城樓之上。
除了城樓上負責保護皇上的羽林軍沒下跪外,其餘百官、眾士兵、宮女太監等人紛紛叩跪行禮,頓時響聲一片傳千里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本於皇宮門外的黎民百姓聽見響聲及見守城丘衛亦下跪,便知皇帝陛下親自駕臨了,皇帝真的有聽到自己的意見,亦有幸一睹龍顏,頓時驚喜交雜。
然而,率先有幾人先反應過來跪下,其餘眾人亦隨即回過神來跪在地上叩頭 “叩見皇上萬歲!”
李勤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玻Я瞬'眼,想著百姓們的示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過於激烈,也容易控制,便知道是剛才張貼出來的皇榜他們已經看過,十分滿意地笑了!
看到從沒學過行天子跪拜禮的百姓們不住叩頭,李勤運起內勁豪邁地朗聲道 “眾位平身!”
“謝吾皇!”大家異口同聲的統一回應,然後慢慢站了起來,除了充滿了好奇心的百姓們外,其餘都頜首不敢抬頭明目張膽地欣賞天子那張帥氣的臉。
當然了,城樓不低,再加上烈日當空,這種距離根本無法看清李勤的臉。
而像在動物園裡被圍觀的李勤也沒有任何責怪百姓的意思,反而如沒事人般依然站直腰板,挺胸抬頭說道 “你們想向朕反映的事已有人向朕稟告,朕明白,也瞭解你們的觀點,朕並非冷血無情之人,百姓便如朕的子女,你們有任何的損失朕亦會感到心疼。但是,朕並不能因為這樣便退縮,也是不該。”
皇上發話,大家連喘個大氣都不敢,鴉雀無聲。
可是,只要仔細地觀察,從他們的眼神中不難看出他們正期待著皇帝繼續說下去。
然而,在皇室打滾多年後的李勤,當然會留意到這一點,見他們對剛才那番話無太大反應便更加確定那皇榜的作用,倍感自信地說 “剛才張貼出來的皇榜上盡數列出吾國因連番戰禍已損失的一切,朕相信你們都已經看過了,王侍郎亦有念讀給眾位聽。這樣接二連三地被敵人進攻,造成重大的損失及不斷地因為戰事而失去親人,這種痛苦並非好受,也不該因為我們的善良而要令我們受這種痛徹心非的難過。然而,現下已除了四個進攻國後又遭遇歆玥國的再度入侵,何不同心協力奮力一戰以換取日後長遠的和平安穏?朕並不希望我們的子子孫孫承受我們這種悲痛,每隔數年便要失去家園失去親人。朕非好戰,只是希望在朕的治理之下,能給百姓們一個長遠的安居樂業的美好帝國。朕需要得到你們的支援和理解,而非朕的一意孤行。”
良久,依然沒人出聲。
但是,李勤看到了,部份的武官也看到了,他們的功力令他們比平常人能看得更清楚、聽到更細微的聲音。部份比較年長的、老年的百姓眼睛泛紅,開始低泣。武將裡更有不少是痛失戰友、親人的,只是久徵沙場的他們已煉得堅強剛毅,不易哭泣流淚,只能在心裡難過,同時也引以為傲。
正當李勤感到疑惑、信心動搖之時,在一片寂靜之中,突然間也不知道乃何人先跪在地上領頭大聲喊道“吾皇英明!”隨之亦有數為仿效。
連鎖效應之下,一大片百姓又再次跪在地上行叩拜之禮,高呼 “吾皇英明!”
從第一個高聲大喊後,李勤的目光便一直停留在那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