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
- 關於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 陳洛穿越到大乾皇朝,成為了當朝禮部侍郎陳敬南的公子,本以為可以快活的當個官二代,就此躺平,卻發現此時已身在獄中。原來陳敬南被人陷害,成為了刺殺六皇子云弈的重犯,三日後全家流放嶺南。剛穿越,一天福沒享,陳洛心說我招誰惹誰了?等等……我的穿越者福利竟然是個隨身空間?這空間裡還有一座完整的現代化城市?
- 煙波

在山東大地風雲變幻的時候。
高麗半島那邊。
袁宗第他們終於等到了雨過天晴。
下雨的這10多天。
袁宗第他們沒有任何行動,這就給了敵人足夠的反應時間。
整個高麗半島的敵人,也就是高麗的那些王公大臣,還有統兵將領和利益集團。
利用這10多天的時間。
紛紛逃去了漢城。
高麗王在漢城那邊組織兵馬,準備對明軍發起反攻。
高麗棒子號稱有30萬大軍。
說是要把明軍一起趕出半島。
口號喊得很響亮,聲勢搞得很大,卻待在漢城附近根本不敢北上。
袁宗第卻一點都不著急。
先是讓人傳令告訴已經殺瘋了的鄭鳳壽。
讓鄭鳳壽率領著他麾下的部隊,立刻向著漢城挺進。
準備在漢城附近跟敵人決戰。
鄭鳳壽一邊四處大殺特殺,一邊不斷招募青壯入伍。
現在鄭鳳壽的手下,總共有著6萬多的兵力。
比之前增加了2萬多人。
這才10多天的時間而已,鄭風壽麾下的兵力就差不多增加了一半。
袁宗第相信等到鄭鳳壽他們,揮師南下到達漢城附近的時候。
鄭鳳壽他們的兵力肯定會更多。
畢竟鄭鳳壽在高麗半島還是有些威望的。
在這個時期的高麗半島,鄭鳳壽就算是最能打的將領了。
加上現在鄭鳳壽又投靠了強大無比的明軍。
所以願意追隨鄭鳳壽的人自然不少。
至於說歸附明軍這個事情。
高麗半島向來是大明的藩屬國。
所以大部分高麗人心裡也沒有任何牴觸。
只有那些既得利益者,為了保住他們的利益才會選擇反擊。
在袁宗第看來這就是大勢所趨。
他們這是在替天行道……
……
袁宗第相當的淡定。
收到訊息確認鄭鳳壽他們已經南下了。
袁宗第才帶著大軍慢慢的出發。
並且原計劃是留2萬人在平壤。
現在形勢有了變化之後,袁宗第只留了1萬兵馬在平壤城守著。
剩下的七萬大軍都跟著他南下了。
隨著明軍開始出擊。
在平壤與漢城之間的松林,石橋裡,海州和開城等城池,能逃的人趕緊都逃跑掉了。
剩下幾個老弱病殘看著城門。
明軍的部隊一到就立刻望風而降。
袁宗第他們都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但是袁宗第卻不會因此而心慈手軟。
所到之處,對於該清理的目標,照樣全部都給清理乾淨。
該弄到手的財富和糧食物資,那也必須得弄到手。
如果有人敢於不服從命令。
那就直接送去見閻王爺好了。
並且那些城池的青壯和兵馬,全部都被組織起來變成僕從軍。
跟著明軍一起拿下去攻打漢城。
明軍的主力部隊,帶著一大票的僕從軍,跟鄭鳳壽他們的大軍一東一西。
同時向著漢城不斷挺進。
這給漢城的敵人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朝鮮王李倧其實心裡慌的一批。
李倧乃是李氏朝鮮王朝的第16任君主(1623年-164袁宗第年在位)。
字和伯,號松窗,乳名天胤。本貫全州,生於海州,是朝鮮宣祖李昖之孫,定遠君(朝鮮元宗)李琈之子,光海君李琿之侄。
在他上位的時候,就是推翻光海君李琿上位的。
但李倧也只是內鬥內行。
對外的話那就不行了。
早在崇禎十年的時候,李倧就對建奴行三叩九拜之大禮,變成了建奴的走狗。
並且這一次他也不是真的想要反擊。
說白了只不過是想做一做樣子,以此來為自己爭取談判的籌碼。
只是看著明軍來真的了。
李倧趕緊準備派人去議和。
並且這一次情況不同以往,必須得派一個夠分量的人去議和才行。
可是朝鮮王李倧環顧左右。
卻沒有一人敢接下這個任務。
因為明軍在北邊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