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為反派本無敵,何須欺妹證道
- 關於我為反派本無敵,何須欺妹證道: 身為大學生的陸晨,因為通宵熬夜看小說,魂穿到詭異修真界。在這裡,他是眾人眼中的反派天驕,開局師尊就為她找來了一個生長著七竅玲瓏心的女孩兒,意欲進行挖心替換之舉。陸晨攜帶,又何需妹心證道。繫結天命帝妃,每日進行培養便可獲得饋贈。起初,陸晨只是想收養照顧一名可憐的妹妹。沒想到,養著養著。他倒先成修仙界的無上帝尊了......
- 路人皆知

天穹上的投影影片仍然在繼續。
帝王,被人稱作真龍天子,每一位皇帝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天下的金銀財寶,全歸皇帝所有,後宮的美人如雲,全為皇帝一個人吃醋。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李世民這樣一位皇帝,能取得如此的成功,絕對和兩個人脫不了關係。
其一便是魏徵。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一代明君,他的一些光輝事蹟,也被史官記錄在史書中為後人所讚揚。
而世人對唐太宗最為讚揚的一點就是,他特別善於聽取旁人的建議,就是我們常說的精於納諫。
在隋朝時期,隋煬帝楊廣不喜歡聽取大臣的意見和建議,最後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李世民吸取隋煬帝楊廣亡國的教訓,在他登基後就把諫官的權力放得很大,並且十分鼓勵大臣批評他所做的一些決策,歡迎大臣們上諫一些有關他行事作風的意見。
在他徵用魏徵做諫議大夫時期,光魏徵一人就進諫了兩百多次,唐太宗可是創下了歷史上被進諫次數最多的皇帝,這在《資治通鑑》也都是有明確記載的事情。
由於魏徵在朝堂上多次當著群臣的面直指唐太宗的錯誤,也常在群臣面前頂撞唐太宗,導致李世民多次發生尷尬,幾乎每次都被魏徵上諫得下不了臺,以至於到了最後李世民見到魏徵就害怕。
雖說有些誇張,但也是有跡可尋的。
這要是在其他朝代,這些進諫的大臣可能都不會活到第二天。
正是魏徵直言進諫,推行王道,衷心輔佐唐太宗李世民,才能開創貞觀之治,而魏徵也不愧是一代名相。
楊廣看到影片內容,臉色一黑。
他心中暗想:不是,你要誇李世民就誇李世民,老拿我當反面教材幹什麼,尋思我堂堂大隋帝王就這麼沒面子?
其二,便是長孫皇后。
都有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或許就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這話還真的不假。
李世民能做到如此地步,皇后長孫氏功不可沒。
大唐。
李世民看到影片中出現的內容,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緊緊的握住長孫皇后的手。
“哈哈哈……皇后你看到了嗎?
仙人提到了你!
朕就知道,皇后這麼優秀,仙人肯定不能忽略。
朕的觀音婢,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
李世民捧著長孫皇后的臉,認真說道。
長孫皇后俏臉微紅,小聲道:
“陛下不必如此。
臣妾只是做了臣妾該做的。
能成為陛下的皇后,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
臣妾只是一個簡單的,並沒有仙人所說的這麼優秀。”
“皇后莫要謙虛,等等看仙人怎麼說吧。”
這位長孫皇后可謂是母儀天下,說是千古一後也不為過。
她不但才貌雙全,即使貴為皇后也能勤儉節約,更重要的是她能輔佐唐太宗,開創大唐的一片盛世。
長孫皇后自太宗皇帝李世民打天下時便追隨左右,即使貴為皇后,也自始至終低調行事,愛戴百姓。
在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長孫皇后便是秦王妃,是太宗的髮妻。
長孫皇后年輕時便長相清麗脫俗,深得李世民的喜愛。
而在秦王李世民打天下時,她也深知百姓們安定的生活來之不易,一直恪守勤儉節約的原則。
即使在日後李世民取得王位時也秉持著後宮節儉用度的守則,是非常賢德的皇后。
當李世民與大哥李建成之間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時,長孫皇后對李世民的父親唐高祖李淵盡心侍奉,對李淵的後宮嬪妃也殷勤恭順,在跟公公、婆婆們開啟關係後,再極力爭取他們對丈夫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們對丈夫的誤解。
長孫皇后御下平和,從不無故令人有冤,太宗皇帝長年行軍打仗,脾氣難免急躁,後廷之人常因小事觸怒太宗皇帝,長孫皇后深諳太宗脾性,總能讓在氣頭上的丈夫熄滅雷霆之怒。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當天,長孫皇后又親自勉慰李世民的幕僚、下屬,左右將士無不為之感動。
後位時,長孫皇后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指出李世民的不足讓他加以改正,並保護朝廷中忠正得力的大臣。
可以說,李世民打下的江山絕對有長孫皇后很大的功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