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為反派本無敵,何須欺妹證道
- 關於我為反派本無敵,何須欺妹證道: 身為大學生的陸晨,因為通宵熬夜看小說,魂穿到詭異修真界。在這裡,他是眾人眼中的反派天驕,開局師尊就為她找來了一個生長著七竅玲瓏心的女孩兒,意欲進行挖心替換之舉。陸晨攜帶,又何需妹心證道。繫結天命帝妃,每日進行培養便可獲得饋贈。起初,陸晨只是想收養照顧一名可憐的妹妹。沒想到,養著養著。他倒先成修仙界的無上帝尊了......
- 路人皆知

楊廣猜測的不錯,他和李世民的確是有一定的血緣關係。
李世民的祖母跟楊廣的母親是親生姐妹,她們分別是獨孤信的四女兒獨孤曼陀和七女兒獨孤伽羅。
這一點在歷史上有著明確的記載,因為獨孤家當初一門出了三個皇后,堪稱奇蹟,一直被人們所稱讚。
其中大女兒嫁給了宇文毓,四女兒嫁給了大將軍李昞,也就是李淵的親爹,七女兒嫁給了隋文帝楊堅。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楊廣跟李世民兩個人的關係的確很親近。
但是在那個不認親情只認權利的年代這些都算不了什麼,即使是有血緣關係也沒有用。
為了權利連最親、最愛的人都殺掉也是常見的事情,所以當初李世民和楊廣兩人之間並沒有過多的牽扯。
更何況楊廣比李世民大了將近三十來歲,兩者可以說不在一個時代。
看著影片,楊廣喝了杯茶,臉色變幻無常。
下一刻,他自言自語道:
“這個李世民打仗的確有一把好手。
還和朕是親戚,關係也不一般。
不知道他現在多大了。
朕第一次打高句麗失敗,正是手下大將不夠勇猛。
既然這李世民行軍打仗有些本事,那麼朕把他找來,封他為大將軍,為朕所用。
派他前往攻打高句麗和突厥,豈不美哉?
朕覺得可行!
還有之前仙人說過我大隋末年各地會有農民起義,到時候可以讓這李世民一併鎮壓了。
這真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不得不說,楊廣的腦回路真的奇特。
說幹就幹,楊廣馬上簡單擬定了一個聖旨,讓手底下的人去找這個叫做李世民的。
殊不知,這一年,李世民十歲都不到。
拿什麼去帶兵打仗?
…………
始皇帝嬴政看著盤點影片,心中不免有些震驚。
“這個李世民還真是一員猛將啊!
突厥,吐谷渾,高昌,安西等都被他打了下來?
這些名字朕都沒有聽過,是後世出現的勢力嗎?
這李世民少年就從軍了,應該熟讀兵法吧。
不知道和蒙恬王翦比行軍打仗又如何?
單騎嚇退突厥十萬精騎?
這朕倒是不信。
這種事情太誇張了,不可能存在。
不過就算不是事實,也看的出來,這人的威名遠揚,如果不當帝王的話,應該會是一員非常厲害的武將吧。
還有這個高句麗是怎麼回事,真就這麼難纏嗎?
朕前些日子聽到隋煬帝楊廣三打高句麗,然後現在又有這唐太宗李世民攻打高句麗。
似乎都還沒啃下這塊難啃的骨頭,也不知道這高句麗在我華夏大地何處。”
朱元璋看著對李世民的介紹,也忍不住出口讚揚:
“嗯,李世民這個人,別的不說,帶兵打仗還是有一手。
比宋朝後世那些帝王強了不少。
不過與咱比,咱也絲毫不懼。
誰不知道咱老朱白手起家,一生打了無數勝帳,這才從血與淚的洗禮中建立了大明朝,難度可不是他李世民能比的。”
…………
盤點影片仍然在繼續。
李世民這人能當上皇帝,將大唐帶到一個新的高度,隋煬帝楊廣的作用必不可少。
“和朕有關?”
楊廣一聽到這句話,頓時來了興趣:“難不成是因為朕的人格魅力?
不得不說,李世民這小子有眼光,拿朕作為精神標杆,活該他能成功。”
這時的楊廣心裡美滋滋的,殊不知馬上他就笑不出來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唐太宗李世民虛心聽從手下建議。
唐朝大臣魏徵曾經就告訴過李世民,以銅為鏡,可使穿戴之時,端莊齊整;以史為鏡,可知歷朝以來,存亡興替;以人為鏡,可觀人之舉措,以明本身得失。
李世民覺得魏徵說的非常有道理,便虛心接受,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而楊廣,就成了李世民的鏡子。
隋煬帝楊廣剛愎自用,過分自信和輕敵,不太喜歡接受他人建議,導致他吃了很多虧。
就像魏徵說的那樣,隋煬帝楊廣“恃其俊才,驕矜自用”,在他眼裡只有自己是對的,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