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淋在山間,彩林升起薄煙,兩名道人帶著一隻白狐,在雨中行走著。
沒走多遠,便看見前方有座城池。
不過城外卻有一座廟宇,矗立煙雨間。
二人走過去一看。
“青帝廟。”
門匾下方有副對聯:
一年四季花常在;
萬紫千紅永是春。
路上也有少許行人,不過都穿了蓑衣,不像兩人那般急著避雨,便都腳步匆匆的往城中去。
“鄉親!前方可是羅酥縣?”
“正是!”
“多謝!”
林覺心道一聲果然。
這位青帝並非青華帝君,要更古老一些,乃是神話傳說中的司春與百花之神,神職神權也只在這裡了。
據說上古時候,他老人家也曾做過幾百年的主神,不過隨著改朝換代,神靈地位浮沉,他老人家便失去了最高主神的地位,降為配祀神。
到現在香火已經很少了。
此地乃是玉鑑帝君的道場,大一些的宮觀廟宇裡會有青華帝君的神像,但絕不會有青華帝君專屬的廟宇,倒是這位青帝有自己的廟宇。他應該便是二師叔口中所說那些、被尊稱為帝君卻沒了上古大能之力的神靈。
只是他老人家的廟宇也很少。
林覺只聽說過一間,便是位於羅酥縣的這間——
當時在丹燻縣,為救桃妖,魏家人便是來這裡求的青帝符籙。前些日子在梨村時,也聽說梨村有人來此避難。
想來這裡離梨村也不遠。
“師兄,雨停了。”
“雨雖停了,路上卻泥濘。”林覺說道,“我與這位青帝和青帝廟有些緣分,剛好,去城中借宿還要花錢,我們便在這間廟宇借宿吧。”
“好啊。”
小師妹看向這間小廟。
廟宇實在是小,不見得有住處。
不過師兄已去敲門了。
“篤篤……”
“誰啊?”
很快便有人來開門。
是一個頗有些肥胖的中年人,面色有些發黑,不過眼角卻帶著喜色,見到門外是兩名道士,不禁奇怪。
“你們……”
“廟祝,有禮了。”林覺行了個道禮,“我們是黟山修行的道人,回山路上遇到下雨,剛好此前就曾聽說過這一間青帝廟和廟祝的大名,便想來廟中為帝君上一炷香,順便求個遮風避雨處,好過此夜。”
“就是來借宿的吧?”
廟祝並不客氣,倒也樂呵呵的。
“確實曾與帝君有緣,想來上一炷香。”林覺如實說道。
“無妨無妨!平常來我們這青帝廟借宿的人多了去了,前段時間外面鬧了妖怪,還有很多村民來呢。廟子都快擠爛了。”廟祝讓開大門,“平常我這兒借宿是五十文一晚上,也能沾沾帝君仙氣,不說回春,也能年輕幾歲,今兒個心情好,加上你們又是道士,也算修行中人,就不收了。”
“那便多謝廟祝。”
林覺不出意料,朝他道謝。
小師妹則是眼睛睜大了一下——
五十文錢?在城裡客棧借宿,有床有被的,都沒這麼貴,還給你一桶熱水洗腳呢。
兩人終究是進了廟子。
青帝廟和三姑廟大小差不多,格局也差不多,進門有個小院子,種著樹也養著魚和龜,裡頭零零散散的丟了一些銅錢,樹上掛了一些紅布條。
正對面是大殿,供的是青帝神像,左右各有兩個偏殿,供的是這年頭人們時常供奉的神靈,院子外面還有個小屋,才是廟祝吃睡的地方。
剛下了雨,外面泥濘,不過廟宇裡面是青石板地,雨停了積著水,映著天空、樹枝與走來的兩名道人一名廟祝。
道人客氣,廟祝豪氣。
“你們要去上香,儘管上就是了!我廟子裡的香十文錢一支,你們雖然是道士,卻還是要收錢的,自己往箱子裡放!”
小師妹聽著又是一驚——
十文錢一炷香?
莫說在很多有真神的道觀裡,尋常道士自己做的草香,根本不要錢,只看香客自願供給,就算是在外面買,一支尋常線香也要不了這麼貴啊。
“今晚過夜的話,莫要睡正中央的大殿,免得擾了我家帝君老祖的清淨,左右兩間小殿都有門窗,也不漏風漏雨,隨便睡就是了。”
廟祝說著,像是這時才看見身後的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