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真叫一個大,拜師以後一定先把遁法學明白了,不說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起碼不能像現在這樣腿著了,不僅沒格局,還效率低。”
這洪荒著實龐大,天仙修為上百年的趕路,才堪堪看到崑崙山脈。
又是五年後,六耳才終於站在了崑崙山腳。
看著眼前巍峨雄壯的崑崙山,六耳也是感慨非常,根據前世漢代讖緯-地理-之書-《河圖括地象》曾記載“崑崙山”:
“地南北二億三萬五千五百里。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崑崙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神物之所生,聖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雲氣,五色流水,其白水東南流入中國,名曰河也。其山中應於天,最居中,八十城市繞之。”
洪荒的崑崙山更加龐大,連綿的山脈根本無法用肉眼確定其規模,六耳收起感慨與回憶,抬腳開始了登山。
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當然也帶著一絲忐忑。
此時的崑崙山頂麒麟崖,一片廣闊的平臺之上,卻只有幾間簡陋的茅草屋。
屋外的空地上,三清本在閒談論道,突然太上心念一動,將目光投向了山腳,笑著對元始通天說道:“一個前來拜師的小傢伙,不曾想心志如此堅定,跋涉百餘年至此,卻是與我等有些緣分。”
毫無所覺的元始此時也反應過來,看了一眼山腳後,暗道:大兄修為果然深厚。
本來不甚在意的通天則是來了興趣,站起身來看著太上元始說道:“六耳獼猴,這可是洪荒異種,福緣深厚,不知兩位兄長可有興趣收入門下?”
元始一臉不屑的說道:“披毛帶甲,溼生卵化之輩。”
通天則不以為意“兄長不感興趣,那就交給吾吧,吾好為人師。”
太上提醒道:“可收為記名弟子,當前吾等還是以修行為主,這才是立身之本。”
不提三清對六耳的不同態度,此時六耳還在苦逼的爬著崑崙山,看這高度,沒個一年半載怕是沒法爬到山頂。
沿途倒是有不少天材地寶,六耳幾次想要收集但還是忍住了。誰知道這三清有沒有盯著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吧。
可不能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年後,六耳終於爬上了崑崙山頂,看著眼前的簡陋茅草屋和閒談論道的老中青三人,哪還不明白,這是遇到正主了。
百來年的辛酸一瞬間湧上心頭,順勢拜倒在地:“六耳拜見三位大能,鄉野小妖,心慕大道,願大能憐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