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
- 關於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 陳洛穿越到大乾皇朝,成為了當朝禮部侍郎陳敬南的公子,本以為可以快活的當個官二代,就此躺平,卻發現此時已身在獄中。原來陳敬南被人陷害,成為了刺殺六皇子云弈的重犯,三日後全家流放嶺南。剛穿越,一天福沒享,陳洛心說我招誰惹誰了?等等……我的穿越者福利竟然是個隨身空間?這空間裡還有一座完整的現代化城市?
- 煙波

轉眼就到了三月中旬,春暖花開,綠草茵茵。
但在宋州境內,十萬唐軍與八萬燕軍已經鏖戰了兩個月,爆發了大大小小的七次戰役,唐軍四勝三負,稍占上風。
只不過,這些戰役的規模都在萬人以下,最小的一場甚至只有兩三千人參戰,因此對大局基本上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唐軍方面,由關內道行軍大總管改任河南道行軍大總管的僕固懷恩自統中軍,屯兵寧陵縣城。
僕固懷恩命李晟率兩萬人擔任左翼,命辛雲京率領兩萬人擔任右翼,在楚丘到寧陵的近百里戰線上擺開陣勢,尋找正面擊潰燕軍的機會。
由於僕固懷恩連戰不能獲勝,李瑛於三月初派遣東都留守李抱玉率三萬人馬前往宋州增援,爭取早點選敗史思明。
而在燕軍方面,史思明帶著部將尹子奇、李懷仙、薛忠義提兵五萬進入宋州治所宋城,與從徐州前來增援的田乾真合兵一處,正面與唐軍決戰。
雖然燕軍一開始的兵力不及唐軍,但由於燕軍採取強行徵兵的策略,所以新兵補充的很快。
經過連續爆兵之後,安祿山又給史思明塞了三萬新兵,使得他手中能夠調動的兵馬也上升到十萬人,在數量上完全不遜色於唐軍。
史思明用兵狡詐,他知道這些新兵的戰鬥力沒法與唐軍抗衡,所以把新兵留在城內壯大聲勢,作戰的時候派遣經驗豐富的范陽兵與平盧兵參戰。
僕固懷恩率領的唐軍以隴右、北庭、朔方的邊兵為主,但以范陽、平盧為主力的燕軍卻也不遑多讓,擁有幾乎相當的戰鬥力。
這也是兩軍廝殺了兩個月,鏖戰七場,互有勝負的主要原因。
得知唐軍從洛陽抽調了三萬兵馬增援宋州,安祿山便派遣能元皓率領兩萬人增援宋州。
在這個草長鶯飛的三月,宋州這片地勢平坦的疆域成為了唐軍與燕軍爭奪的關鍵所在。
拿下宋州,唐軍則可以長驅直入,一舉進入徐州,抵達大燕的國都所在。
但燕軍在徐州堆積了十來萬人,想要突破防線,又豈是容易的事情?
“這樣鏖戰下去,何時才能獲勝?”
統率左路兵馬的李晟決定兵行險招,率部越過宋城,直取碭山縣城。
“我們拿下碭山之後就能切斷叛軍的補給路線,讓史思明因為缺糧不戰自潰。”
年輕的李晟指著輿圖,對自己的兄長李鐵,以及監軍鄂倫多斯說道。
因為李晟太年輕了,過了年也不過才十六歲,固然他驍勇善戰,弓馬嫻熟,但年齡擺在這裡,所以僕固懷恩派遣了心腹鄂倫多斯前來擔任監軍。
聽了李晟的話,鄂倫多斯一臉凝重的道:“史思明用兵狡詐,碭山乃是連線徐州與宋州的重要門戶,不可能沒有重兵防守,我認為這個計劃還是應該上報節帥,請他定奪。”
李晟堅持己見:“節帥用兵太慎重了,不敢用險,這樣鏖戰下去,何時才能分出勝負?
從我軍大營到碭山不過兩百里,全軍輕裝簡行,三天就能兵臨城下,等我拿下了碭山,再稟報節帥不遲。”
“我是監軍,我不同意!”
鄂倫多斯態度強硬的抗議,堅決反對李晟的這個計劃。
“對不住了監軍!”
李晟忽然伸出胳膊勒住了鄂倫多斯的脖頸,另外一隻手迅速的將提前準備好的麻繩捆住了他的雙手手腕。
“委屈你幾天,等拿下碭山之後,在下再向你賠罪!”
鄂倫多斯一臉驚恐:“李晟,你想造反不成?”
李晟拍著胸膛道:“我李晟乃是唐人,我願意為了大唐獻出生命,縱然馬革裹屍,亦是死而無憾!
我之所以不向節帥稟報,實在是他用兵太謹慎了,甚至說是膽怯也不為過。
我多次向他建議,繞過宋城,直抵徐州城下與叛軍主力決戰,一戰定勝負,而節帥非要在宋州與史思明糾纏。
兩個多月了,我軍被擋在宋州難越雷池一步,朝廷為此靡費了二十多萬貫軍餉,十幾萬石軍糧,將士們戰死了萬餘人,戰線卻難以向前推進一步。
既然這樣,我李晟只好自作主張賭一把,如果能夠偷襲碭山縣城得手,就能切斷宋州與徐州的聯絡,讓史思明孤立無援。”
鄂倫多斯苦笑:“李將軍,我也知道你是個忠義之人,但你實在太年輕了。你說要尋找叛軍主力決戰,那為何還要去徐州,叛軍的主力不就在宋州麼?”
“我說的是徐州的叛軍主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