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救命之恩了。”
說到這裡,他看向崔雲昭:“你這位夫婿很了不得,那一路上我同他閒聊,意外發現他雖是武將,但讀過許多書,是個聰慧練達的性子,難怪短短几年,就升遷至軍使。”
崔雲昭道:“世叔謬讚了。”
朱少鶴搖搖頭,說:“我並非因救命之恩就誇讚他,當時一起上山剿匪的還有呂將軍的長子,那少年郎比侄女婿還要大幾歲,卻瞧著很不成樣子,兩個人甚至不用比,就看他們殺了多少敵人,便知道誰更勇武。”
說到這裡,朱少鶴也有些欣慰。
“世侄女,你嫁了個好夫婿。”
這話前世有很多人同崔雲昭說過,尤其是她和離之後,說這話的人就更多了。
人人說她不惜福,說她睜眼瞎,看不到身邊的好良人。
白白錯過霍檀這樣一個開國帝王,白白錯過了母儀天下的機會。
若是隻看表面,確實是可惜極了的。
可當年的事情,外人所見不多,崔雲昭心裡自也有無數委屈,不能為外人道也。
她回過神來,對朱少鶴笑了笑,道:“有勞世叔掛念,侄女會認真聽講,好好同夫婿過日子。”
朱少鶴見她認真,這才鬆了口氣:“是也,是也。”
事情辦妥,崔雲昭又聽了故事,這便要起身回去。
朱少鶴倒是叫住了她:“世侄女,回頭送學生過來的時候,若是侄女婿得空,讓他也一起過來。”
“當年一別,許久未見,我還想要感謝感謝他。”
崔雲昭沒想到他是真的欣賞霍檀,於是便道:“好,我一定同夫君說。”
朱少鶴親自送她出書院。
路上,朱少鶴還叮囑:“我知崔氏族學赫赫有名,裡面教導的都是大儒,但你父母都已故去,家中怕是不會悉心教導,我不便登門,但若你們姐弟有什麼事,都可與我來講。”
“霆郎的課業,也要盯緊,莫要荒廢。”
他一路上絮絮叨叨,卻是用心良苦。
崔雲昭用心聽了,在門口道別時深深鞠了一躬:“有勞世叔,待得拜師那日再登門拜訪。”
待崔雲昭上了馬車,夏媽媽才長舒口氣。
“許多年不見,朱先生還是這般清風人物。”
崔雲昭笑了笑,點頭說是。
夏媽媽看了看她,有些欲言又止。
崔雲昭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