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拜入截教,我為白骨大聖!

第34章 龍門祖龍印記甦醒,演化億萬丈龍軀!

“道兄可真是有信心啊?”

“雖說,我等也是希望石磯道友和他徒弟能有所收穫。”

“但在這一場龍門宴上,出現三個獲得神通傳承之人,這也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只是看在那石磯道友的份上,等一等也不無可。”

那十天君等人雖是不大相信李軒,但並未抽身離去。

乃是給石磯娘娘幾份薄面。

也不怪他們如此。

要知道李軒那驚人的悟性,也只有寥寥數人瞧見過,自然不敢相信在天底下,還能夠那麼逆天之輩。

“那就拭目以待吧。”

羅宣道人卻輕笑起來。

時間一晃便是半個月過去了。

雖說那石磯娘娘誇下了海口,引得那一眾修士們還在原地等待了幾天。

但隨著他們瞧不見那李軒下一步動作後。

卻又紛紛散去。

畢竟。

這龍門宴席之上的先天靈果和美酒可以享用。

這可不比傻站著強?

至於那截教一行人並未離去。

那羅宣道人更與石磯娘娘打起了招呼。

“道友,你可知道,這幾日你算是出了大風頭啊。”

“恐怕是成為旁人茶餘飯後的笑料了吧?為了守護弟子,婉拒東海龍王的邀約,傳到別人耳中,指不定變成什麼樣子了。”

“可如果令徒真的獲得了祖龍傳法,那可不就是笑料,而是傳奇了。”

“一場龍門宴出現三個傳法者?這想想很過癮啊。”

“況且,我的截教人多勢眾,又有哪個不怕死的,敢來造謠?!”

眾人相談甚歡。

而遠觀而去。

在這龍門廣場之下。

還有一具骷髏白骨還在盤坐觀想著。

【你觀摩先天頂級靈寶龍門,若有所悟,令血脈濃度大大增加。】

【歸墟魔龍血脈度+20。】

【歸墟魔龍(40):頭生兩角,內蘊龍氣,自帶龍骨,周身龍鱗,背生龍翼,初露猙獰。】

【你血脈蛻變,引得道行大進,當前為天仙(30)。】

隨著李軒對於那龍門之上的感悟越發深厚之後。

也是引動著那先天極品道身也引發了一場蛻變。

而隨著他血脈之力不斷增強之後。

又反過來增幅了其道行修為。

“這次可賺大發了?”

“雖然只是來到這龍門宴短短五六年時間,可我卻比閉關千百年還要有效。”

李軒感慨起來。

要知道?

隨著修行之人邁入天仙行列之後,修行一途就變得艱難起來。

若是沒有引路人指點的話,往往需要數百年的苦修,才可以帶來道行上的增進。

但是李軒卻並不一樣?

隨著他突破仙道層次之後,讓他的速度比蛻凡四境的時候更快了幾分。

“而且,這歸墟魔龍的血脈進度條增長之後,不光增幅了我的體魄,也讓我的底蘊變得深厚起來。”

李軒隱約察覺到自己身體之中蘊含著另一股兇狠異常的力量,只等他體內的血脈濃度再度增加之後,便可以釋放出來。

“那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可不能放過那些龍族修士們,得觀摩龍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這血脈進度條再度增長起來!!!”

就在他打定了主意準備薅羊毛之際。

在這外界。

“轟隆隆。”

卻有著恐怖的悶雷聲響起,伴隨而來便是那狂風大作,又有那巨浪滔天,彷彿是有什麼未知的存在被引動了一般?

這宴席之中,

那東海龍王本在招待著來往的道友們,觥籌交錯,好不自在。

而隨著美酒瓊漿飲足了,也不免是將話題引到了那截教眾仙人身上。

要知道他們那些二代弟子們,竟然為了一個三代弟子,在廣場上席地而坐起來。

這簡直是天下一等一的怪事?

雖說那石磯娘娘也是天資卓越之輩,但也不知道她那徒弟又有什麼本事呢?

人群之中。

有一位龍族修士率先發問了。

而他也是如同開啟話匣子一般。

令那眾多修士們都是議論起來。

“吾真是時運不佳啊!”

而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不死神魔
不死神魔
摸魚
我為反派本無敵,何須欺妹證道
我為反派本無敵,何須欺妹證道
關於我為反派本無敵,何須欺妹證道: 身為大學生的陸晨,因為通宵熬夜看小說,魂穿到詭異修真界。在這裡,他是眾人眼中的反派天驕,開局師尊就為她找來了一個生長著七竅玲瓏心的女孩兒,意欲進行挖心替換之舉。陸晨攜帶,又何需妹心證道。繫結天命帝妃,每日進行培養便可獲得饋贈。起初,陸晨只是想收養照顧一名可憐的妹妹。沒想到,養著養著。他倒先成修仙界的無上帝尊了......
路人皆知
吞仙鼎
吞仙鼎
關於吞仙鼎:葉晨從藍星穿越來這兒已經三個月了。起初他腦海裡浮現出了一尊古樸的鼎,甚是神秘,本以為能當天命主角,一身外掛,踏足世界之巔,結果剛來便被人所騙,賣到這座妖域魔宮之中。不管他如何試探,古鼎也沒有絲毫反應,他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淪為供應妖女修煉魔功的血奴.......
凌慕雨
詭異閒話
詭異閒話
俠者無畏
以現代科技制霸天庭
以現代科技制霸天庭
關於以現代科技制霸天庭:戴宇本是現代之人,卻穿越到天庭。他憑藉現代科技知識震驚眾仙,邂逅了妖嬈嫵媚的仙女範瑤並相愛。然而,他的出眾引發偽善者嫉妒,麻煩不斷。但戴宇懷著家國情懷,是個敢於創新之人,他與範瑤攜手,在這天庭原有等級體系下,以現代科技衝破阻礙,改變天庭格局,最終收穫幸福。
仁心仁術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