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發完“鬥音”,在宿舍又睡了一下午,才感覺舒服了。 他開啟手機,先給陳諾發了個問候的資訊,然後上網看了看,又把吳儂軟語版的《花妖》發上了“鬥音”平臺。 從昨晚開始,加上今天一個白天,購買了電子專輯的歌迷剛聽完第一首歌《花妖》,一個個就都激動得要瘋了,在評論區瘋狂蓋樓。 “一首歌,聽得老孃妝都花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己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花妖》恐怕以後將和《梁祝》一樣千古傳頌……” “《翩翩》唱的是世情,是人生如夢的一聲嘆息;《花妖》唱的是愛情,是六道輪迴裡的一滴眼淚。” “原以為‘君住長江頭,我居長江尾’已是絕妙的相思。哪知‘君住錢塘東,妾在臨安北’才是愛情的輓歌。每次轉世只為遇見你,可相差千年永不相逢,真是絕望到窒息!!” “《花妖》比《粱祝》更悽美!《粱祝》是悲劇的團圓,《花妖》是千年輪迴中等不到的相遇,卻還要寄望於來世的不離不棄!” “錢塘東,臨安北,天上人間淚萬行 褐衣紅,腰上黃,涼夜衣單妄斷腸 胭脂淚,紙鳶墜,梧桐樹下夢離殤 上碧落,下黃泉,終付音容隨霧散 恐君遲,憂妾早,不負碧波話寥寥 羅盤經,千年誤,前世今生兩茫茫 未言痛,不說傷,秋風起露染鬢霜 泉亭東,餘杭北,輪迴千載心不安 心所往,人所向,留戀塵世難成雙” “這TM沒點文化根本聽不懂啊!‘君去時褐衣紅,小奴家腰上黃。’這麼美的歌詞,其實大白話就是:書生被活活打死,血染褐衣。小姐悲痛欲絕,解腰上黃絲帶一根,共赴黃泉。連死亡都能描寫得這麼優美,隱晦,確實是字字珠璣、如泣如訴、淺唱低吟、如哭似泣。造化弄人,不勝悲哉!” “三世輪迴卻沒提輪迴,寫盡了相思卻唯獨不談相思,寫盡了遺憾卻偏偏沒說遺憾,如此歌詞和意境,簡直美出了天際!” “用地名指代年代,利用不同朝代的杭城地名隱入千年輪迴終不見的悽美愛情故事,這真是天才的想法,夏沫的腦子是怎麼想出來的?” “《花妖》的靈魂就是二胡。二胡結合華夏傳統五聲調式以及近乎人聲的音色,將《花妖》中時空錯位的遺憾完美演繹,它特有的婉轉悲悵,使得悽美的千年愛情故事表達得更加百轉千腸。這才是真正的華夏音樂,你第一次聽,就會從你的心肝脾肺腎走一遍,有一種天然的契合與親近,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血脈裡的千年呼喚。” “為什麼二胡拉出來這麼悲傷,因為二胡只有兩根弦,日夜相對,卻無法相擁。” “我個人建議,把這首歌在全國民政局的離婚大廳裡迴圈播放,電子大螢幕上放畫面,左邊出歌詞,右邊出注解。讓有緣的人都學會珍惜眼前人,錯過了就再難相聚了!” “MD,杭城那個鬼地方,就TM不能談感情!看吧,梁山伯沒談成,許仙沒談成,花妖裡的書生還是沒談成,我和她也沒談成——還被她老公揍了一頓!唯一談成的只有‘花唄’,每月捧著賬單眼淚婆娑。” “《花妖》和‘花唄’同生在杭城,《花妖》聽得我流淚,‘花唄’還得我心碎;《花妖》透支了情,最終無緣,‘花唄’透支了錢,最終無賴;《花妖》是前世欠的情,來世再還,‘花唄’是這個月欠的錢,下個月再還;有人是花前月下,有人是月下花錢,我卻是在花下月的錢……” 一開始大家都在討論《花妖》,後來也許是看到評論區裡氣氛太沉重了,有人故意把樓蓋歪了。 突然,一條評論跳了出來,讓大家眼前一亮! “《花妖》裡的他(她)到底等到了對方嗎?夏沫把答案隱藏在自己的音樂裡,讓我來為大家解讀。” 看得出來,這位網友是個音樂方面的專業人員。 這位網友對《花妖》的配樂進行了仔細的研讀:“歌曲一開始是鋼琴的‘琶音’,就像微風下湖面泛起的漣漪。後面的電鼓,從遠到近,慢慢清晰。像一朵清麗的芙蓉慢慢透出水面。” 大家仔細一聽,可不,還真是。 牛13 PLUS!專業人士果然就是專業人士!他的指點讓大家迅速get到了《花妖》隱藏在音樂細節中的那種意向。 大家繼續看下去。 “在清冷的二胡solo段,還特意加了延音的效果,讓人感覺好像還有一把二胡在悄聲回應——大家注意,前面當電鋼琴的聲音出現的時候是沒有二胡的,而當二胡聲出現的時候也沒有電鋼琴的聲音,就像那對情侶,你錯過了我,我錯過了你——但在歌聲的結尾,卻有一段電鋼琴和二胡的合奏,這是不是夏沫在隱晦地告訴我們,這對苦命人他們最終還是會在一起?” 大家看到這裡,瞬間高潮了! 是啊,《花妖》太悲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