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嫁首輔,錦鯉甜妻旺全家

第148章 稀奇古怪的吃法

蕭鶴川挑眉,居安思危這樣的詞彙都能常掛嘴邊,他家小娘子絲毫不像是沒讀過書的人啊,漏洞百出,嗯? 但也正因為她總是把這詞掛在嘴邊的原因,所以才能完美的避開諸多的災難。 “娘,我們知道的,肯定不會養成怠惰的性子,也不會給家裡拖後腿的。”蕭勤第一個表態。 這鋪子能開起來,說到底和他們幾個沒多少關係,都是人家四弟妹的功勞,日後生意做得好,家裡的條件好了,他們還跟著佔便宜能吃好喝好呢。 只是,周氏心裡難免有些不平,她家男人如果不跟著在鋪子裡幹活的話,那以後就分不到店裡的工錢,而且她自己一門心思的想要孩子,要是真的有了孩子以後,自己也不能去幫忙,也賺不到銀子。 如此一來,日後孩子出生了,她們根本都拿不出幾個錢來養,要是讓婆婆一個人出銀子,又名不正言不順。 蕭母很是精明,她看出來了二兒媳婦心裡的擔憂,站在女人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在所難免的。 為了平衡的照顧到每個人的情緒,蕭母又補充了一條: “往後呢,老大,老三,你們兩個在外面賺的錢呢,得上交一大半給家裡,老大呢,你上交的錢我都給遠哥兒攢著日後讀書用,老三呢,我都給你攢著以後娶媳婦用,至於老二呢,你的錢就全都給你媳婦兒收著就行。 月梅啊,等鋪子開張了以後,往後家裡也少不得你幫忙,幫著磨紅薯澱粉,晾曬粉條,這都是辛苦的,就算是不幹這些,可能做飯啥的也得麻煩你,這往後每個月,娘不會讓你在家白乾,還和從前在白馬鎮的時候一樣,每個月賺的多,就給你給的多,如何?” 蕭母這一決策,立馬打消了周氏內心的擔憂。 周月梅不是個善於言辭的人,她有什麼事寧願憋在心裡頭,慣會為難自己的,拿不了自己的主意,她又沒主見。 可她嫁到蕭家這幾年也盡到了做兒媳的本分,有難的時候她也跟著一起扛了,從沒有過一句怨言。 都是兒媳婦,她得一視同仁,總不能讓大的這個覺得自己這個當婆婆的偏心小的吧? 以後呢,姜歲得到的多,那是因為她出了腦子又出了力氣,現在還出銀子,是沒有可比性的,希望這一點月梅自己能明白。 “娘,您說了算,我沒意見,我又沒做出什麼貢獻,您還能這麼為我考慮,當兒媳婦的滿足了。” 虧得周氏不是個貪心的性子,她這話也算是說到了蕭母的心窩窩裡面。 …… 鋪子定下來以後,蕭家人就開始張羅著裝潢的事情了,第一要乾的就是,買新的油漆,把店裡的門窗柱子,還有櫃檯全都粉刷一遍。 然後採購質量好的椅子桌子,油漆選的是棕黃色的,嚴謹點說,在古代叫塗料。 塗料選的棕黃色,刷上去以後有點黃梨木的感覺,那麼選用的桌子就得配著套來,在視覺上不能讓人覺得突兀。 年前把這些搞定,等到年後那個氣味也就揮發的差不多了。 到時候,這吃麵用的筷子還有碗都要弄全新的,貴點無所謂,主要還得衛生,耐用,尤其是筷子這種入口的工具,要是木料不好,很容易就會發黴,打滑,看著就不乾淨,到時候客人看了能舒服嗎? 還有到時候吃麵的碗,姜歲也想講究一點,去燒窯的地方定製一批,裝酸辣粉的是裝酸辣粉的,裝麵條的是裝麵條的,在碗的形狀上下功夫,這就是她想要的精緻之處,成本不高,但是夠新穎夠獵奇。 而且,到時候開張以後,她還準備把在現代看到學到的一些東西現搬現用,搞點酸蘿蔔丁,鹹菜啥的,搞個自助區,客人們可以看著加。 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招牌,姜歲讓蕭鶴川寫出“蕭記粉面莊”的字樣,然後拿去找木匠定做招牌。 一開始本來是蕭記粉面館的,但是姜歲考慮了一晚上,她發現滿大街都是什麼什麼館的,太過千篇一律了,所以就把館給替換成了莊,是不是一下子這檔次就上去了呢? 蕭鶴川沒用自己那獨特的字型寫招牌,他寫的比較正,畢竟是招牌嘛,上頭的字不能太過龍飛鳳舞,他寫的闆闆正正的。 好在家裡人多,都是大老爺們來的,像鋪子裡刷塗料這種活,蕭父和幾個兒子就能幹,省去了請零工的銀子。 到時候搬桌子椅子這些重物,也可以幾兄弟上。 這些省下來的零工錢剛好可以放在採購上面,把質量搞上去一點。 不過是一晚上的時間,全家人都忙活了起來,年後還得去大量的收購紅薯回來做紅薯澱粉,到時候還得考慮天氣的問題,這個紅薯澱粉需要一定的時間晾曬,所以天氣好不好就至關重要。 姜歲答應了要給蕭母露一手自己做面的功夫,這個麵條在揉麵的時候就很講究了,面發的好,搓出來的麵條就會很勁道,還有湯底也很講究,還有碼子也是。 可以做紅燒肉的碼子,也可以炒蓋碼,據她所知,她想的這些創意都是濟州粉面市場上還沒有的。 還有紅油抄手,涼皮,煎餃,土豆泥拌麵,炒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