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嫁首輔,錦鯉甜妻旺全家

第44章 麻繩總挑細處斷,厄運專挑苦難人

周氏在得知了蕭母即將要擺攤做生意這個決定以後,露出一臉的茫然。 她也不知道她娘這是怎麼了,最近老說風就是雨的。 也不怪周氏,只能說周氏是個很典型的保守派,她屬於穩定輸出的選手,手上有點銀子能攢到死,壓根不會想著做生意,因為做生意有太大的風險,一個不小心就賠光了。 “娘,你想做生意,我可沒有銀子能拿給你。” 她是真的沒錢,畢竟有點錢都用來研究生孩子的秘方了。 她以為蕭母和她說是想讓她支援點本錢啥的。 蕭母對此很是無奈,於是她便耐著性子解釋,說做生意不需要她出一文錢,只需要她幫著出力氣,以後每個月還給她發工錢,到時候賺了銀子,就帶她去縣裡看大夫。 一聽說不用出錢還給發工錢,賺了銀子還拿給她看大夫,周氏這下子感覺體內熱血翻湧了起來。 蕭母向來說話算話,說一不二,且不說這帶她看大夫有可能是在畫大餅,但是她說會發工錢那就一定會說到做到。 周是一想到自己以後每個月也有收入了,心裡就美滋滋的,當時就答應了,願意跟著一塊幹。 於是……娘四個就開始悶聲幹起了大事。 姜歲當指揮官,畢竟這主意是她想出來的,怎麼做還得聽她的。 首先,要去收購一大批的紅薯回來,提取出足夠多的紅薯澱粉。 再就是定製磨具,她需要一個鐵漏勺,圓孔的那種,因為酸辣粉還得是圓粉才經典。 像她之前那種燙苕皮切粉的方式太麻煩了,直接用漏勺漏出一根根粉條,然後再撈出來曬乾,曬成粉幹以後捆成一捆一捆的,要吃的時候就拿出來泡在水裡,隨時吃隨時煮。 當然了,那個燙苕皮的模具也得有,因為她還要賣拌苕皮。 這苕皮拌上麻醬或者花生醬,來一勺辣椒油,放上黃瓜絲和胡蘿蔔絲,香菜還有花生米一起拌,那傢伙吃著比涼皮都得勁。 這不天氣熱了起來,這涼拌的苕皮指定好賣。 紅薯很好收購,村裡家家戶戶的誰家都有存貨。 一斤紅薯只要五文,一下子便收了五百斤回來,花了二兩半。 村裡人也不知道這蕭家一下子收這麼多紅薯是想幹啥,不過只要自己有錢賺,他們也懶得管這麼多。 姜歲找蕭毅去鎮上請了打鐵匠,給自己做幾把漏勺,她形容不出來,於是就自己畫了兩張圖紙讓蕭毅拿著去。 打鐵匠看了圖紙,說是這玩意做起來不難,但是鐵製品肯定是要花點錢的,這時候鍊鐵也不容易。 三把漏勺就花了一兩銀子,說是七天以後去拿就成。 至於燙苕皮的模具,那傢伙可簡單了,蕭毅自己就能做,兩塊木板就能解決的事情。 他聽說家裡這幾個女人在倒騰著要做生意,沒覺得好笑,反而還很支援。 因為他也打心底裡覺得這生意能成。 紅薯,模具都有了,接下來就是調料的事情了,姜歲抽空和蕭母上了一趟鎮上去購買調料。 買了孜然,桂皮八角香葉,花椒這些香料,又買了一大袋芝麻,一大袋花生,還有一大袋辣椒麵。 豬板油也買了回來,到時候做油辣子,這豬油才是靈魂。 剛好也來了一趟鎮上,蕭母就想著把欠孩子們的東西都給補上。 答應女兒還有二兒媳和三兒媳的繡花鞋,還有四兒媳也得買布做兩身自己的衣裳,不然天天穿她改過的舊衣裳算怎麼回事? 所以在買完了這些七七八八的調料以後,蕭母又去了一趟布莊,她讓姜歲自己選兩種顏色布,回去以後她親自給她做。 姜歲也沒扭捏,直接上手去選了,因為這是一早就說好的,沒啥可拒絕的。 選的都是很基礎的棉麻布,姜歲選了碧色和淺紫色。 這兩個顏色素,也比較符合自己年齡。 棉麻布是三十文一尺,她這身量,做兩身衣裳至少得要十尺布呢。 一下子沒了三百文,所以說鄉下人平時不怎麼做衣裳,衣裳要是壞了能打補丁就打補丁,能穿就行,因為做身衣裳它實在是貴啊。 整完了以後,娘倆大包小包的回了家。 二麻子看她們這一趟買這麼多東西,大包小包的,一時間十分好奇,她們家是不是發了什麼小財呢? 最近這出門出的勤快不說,還滿村子大量收購紅薯。 紅薯都是大家吃膩味了的糧食,也不知道她們買來幹嘛。 他沒當面問這事兒,但是這事兒很快在村裡傳開了,說是蕭家自己悄摸聲發了小財。 二麻子是幫著去鎮裡接了老大夫去蕭家的,所以他知道蕭家好像住著什麼人,受了傷,但具體是誰沒人清楚。 蕭家也對外說是來了個遠方親戚,路上摔斷了腿,只能暫時在蕭家養著。 於是大家紛紛猜測,蕭家這遠房親戚是不是什麼有錢的主,借住在蕭家養傷,付了不少銀子當伙食費和借住費。 這些事一傳開,好傢伙,上蕭家來打聽訊息的就多了,全是湊熱鬧的。 蕭家這兩天忙著磨紅薯澱粉呢,五百斤紅薯澱粉,又要磨,又要沉澱的,還得曬乾,得花上幾天好功夫。 結果村裡那些大媳婦小媳婦的,時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