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我想要先得到你心的念頭。
在伊凡的認知中,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的,我喜歡,那麼我就要得到,哪怕是不擇手段,對於諾拉之所以沒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因為有些不忍心而已。
這樣怯懦的小姑娘經不起傷害,如果對方有意,那麼他絕對不會拒絕,如果不想,那麼他也不會太勉強。
當然這只是現在伊凡的想法而已,如果有一天他很渴望見到諾拉甚至擁有她,那麼自然再沒有客氣的必要,不管那個時候她是什麼狀態。
在伊凡這個角度上往下看,他是上帝,而其他人統統都是螻蟻,難道自己想要一個螻蟻,還需要照顧螻蟻的感覺?
其實伊凡的內心是有暴君天賦的,一直都沒有體現出來是因為外在的威脅,一旦把那些威脅全部剷除,他自然不必再小心翼翼。
乘坐上軍列,看著車站還在站立的內閣成員們,伊凡很滿意,他現在只希望等自己凱旋歸來的時候情況依然是如此。
狄安娜的事情出現一次可以,如果是第二次,那麼他不敢保證自己會不會把整個聯合王國總督級別以上的官員殺一個血流成河。
伊莉莎她們伊凡可以完全放心,可是誰也不敢保證內閣的那些人會不會扶持他的兒子繼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在中原傳唱千餘年,內閣的那些歐洲人說沒有聽過那是假的。
看著目光悠悠的伊凡,身為助理的沃爾別夫不由打一個冷顫,因為他明顯從伊凡的眼睛中看到濃郁的殺意。
這一次伊凡的歐洲之行是意義非凡的,最起碼對於整個歐洲戰場來說是這樣,五萬精銳陸軍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卻說明戰火已經從歐洲一地牽連到亞洲。
只是僅僅只有一個亞洲麼?沒有人知道法蘭西帝國的那位終身執政官到底在北美有什麼勾當,直到他登基為帝的那一日才真正的顯現出來。
法蘭西帝國此時已經減緩對於西歐的攻勢,他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國內,因為他需要為自己的稱帝打基礎,這些年來他的一切不就是在等待今日?
當然沒有人知道,之所以法蘭西帝國會減緩攻勢,神聖羅馬帝國和義大利應該感謝拿破崙的哥哥約瑟夫·波拿巴。
拿破崙此時並沒有子嗣,因此他準備把皇位繼承人設定為他的侄子,但是約瑟夫不是很滿意,因為他希望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是他而不是其他人。
在拿破崙還沒有崛起之前,波拿巴家族的頂樑柱一直是約瑟夫,對於拿破崙的突然崛起,約瑟夫是抱著嫉妒心理的,雖然那是他的弟弟、他的親弟弟。
而在拿破崙看來,他的這位哥哥並沒有成為皇帝的潛力,甚至說出如果沒有自己,那麼約瑟夫將是一事無成,現在約瑟夫有今日,一切都是拿破崙的原因。
雖然這句話說的非常正確,但是在約瑟夫的眼中卻是極大的諷刺,為此兄弟二人徹底決裂,拿破崙不得不先鞏固好自己的後花園。
約瑟夫是波拿巴家族的嫡長子,這代表著什麼不言而喻,在外面也許他不如拿破崙,但是在家中他的地位可是比拿破崙要高很多。
這也是約瑟夫憤怒的原因之一,作為波拿巴家族的未來的族長,他居然被自己的弟弟超越,在他只能在家中咆哮的時候,他的弟弟已經開始踏上征服歐洲的道路。
天差地別的待遇讓他極度感覺到不公正,他此時感覺屬於自己的榮譽和地位正在漸漸遠去,雖然拿破崙給他很多的物質上補償,但是他伊凡為自己的未來擔憂。
正是因為決裂,拿破崙才從戰場上趕回來,準備和自己的哥哥認真的談一次,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夠等事情過去之後再說其他。
其實這件事想要解決也非常的容易,既然約瑟夫想要皇位繼承人,那麼給他就是,畢竟約瑟夫此時年齡已經很大,他絕對活不過拿破崙。
也許還沒有機會登上皇位他就已經死亡,那個時候拿破崙在選擇侄子作為繼承人不就可以?可惜,這樣的小把戲拿破崙不屑於做。
在他眼中,自己的侄子是繼承他皇位的最合適人選,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讓約瑟夫成為皇位繼承人?
若非這份倔強,拿破崙也不會錯過進攻神聖羅馬帝國的最佳機會,伊凡對於歐洲戰場的影響力不大,但也僅僅是不大而已。
隨著伊凡的到來,拿破崙再想要順順當當的征服歐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隨著伊凡而來的並不僅僅是五萬精銳陸軍,還有一系列的超前軍事裝備。
伊凡於八月末來到俄羅斯帝國的首都莫斯科,不過此時亞歷山大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