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位都無所謂,畢竟聯合王國皇室不需要聯姻。
男孩則不同,聯合王國是一夫多妻制度,日後小傢伙有喜歡的人自己多娶一個就行,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事情。
對於伊凡的賞賜卡美哈梅哈一世自然不會拒絕,公爵夫人看看傑西卡身後僕人懷中的小傢伙雖然有些不願意,但是也沒有表示拒絕。
對於小傢伙公爵夫人其實並不是很喜歡,不是小傢伙長相問題,和繼承伊凡和傑西卡的孩子長相都能夠差勁?
讓公爵夫人不喜歡的是對方眼中的肆意,這是一個不安生的孩子,如果繼承聯合王國的國王的位置要麼給聯合王國帶來赫赫戰功、要麼就是無窮無盡的災難。
都說開疆容易守疆難,每一位開國皇帝都是能力、才能精彩豔豔之輩,同時也是刀劍中廝殺出來的爵士梟雄,開國皇帝只有梟雄而沒有英雄,因為英雄都已經倒在成為開國皇帝的道路上,瞻前顧後心懷顧及之人終歸是無法走完這條道路的。
因為開國皇帝的殺意太強,因此輪到第二位皇帝時最好是走守成一條路,例如漢朝和清朝,開國皇帝駕崩之後的幾代都安心發展,直到把國力積攢到一定程度才有中興的那一瞬間。
如果沒有漢文帝、漢景帝的國力積攢,那麼又怎麼會有漢武帝的驅除胡奴之舉?如果沒有福林的積攢又如何有康熙的赫赫威名?
當然相比較漢武帝來說,康熙還是要弱一點,畢竟他接手的太早,他的父親被沒有給他積攢下太大的家業。
至於唐朝和明朝也是類似,只是時間上有些差距不同而已,李治時期也在積攢實力因此才有武則天時期的鼎盛、才有李隆基時候的強大國力。
明朝晚一些,朱元璋和朱棣都在追求戰功,而他之後的子孫們雖然又有一些積攢,但是奇葩實在是太多,因此真正的中興幾乎可以算是沒有。
張居正時期也許算是,但是可惜改革還沒有完成就已經被薄情寡義的皇帝處死,但是這個王國能夠存活幾百年也有自己的道理。
先進的內閣制度無疑就是明朝能夠存活如此多年的關鍵,另外朝內的平衡也是一種,宦官、錦衣衛、文臣、武將、勳貴,這些完美的達成平衡,導致即便是皇帝不理朝政國家也能夠平穩的發展下去。
伊凡此時想要追求的就是這樣的結果,他從來沒有說過,但是親近之人都能夠看的出來自家國王並不是很喜歡理會朝政。
很嚮往後世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但是同樣喜歡權利的伊凡不想走上這樣一條不歸路,他希望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
就在這樣磕磕絆絆的情況下才形成聯合王國現在獨有的體制,聯合王國的官員有很大的民主性,甚至日後的內閣成員幾乎都可以說是國民推舉出來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內閣成員需要伊凡來確定,不過這個確定也是從民眾推選出來的官員中確定,只要不是特例,伊凡絕對不會直接提拔一位平民成為內閣成員。
說起來這也算是半個君主立憲制,畢竟伊凡很少理會政治上的事情,除非大事情,其他的正在慢慢的放手。
不過也不用擔心權利被架空,畢竟軍隊還在伊凡的掌控當中,監察官員的內務部也專屬於皇家,最重要的司法權同樣在伊凡的掌控當中,而掌控司法權就意味著可以隨意的更改國體,一旦伊凡認為這個國策不合適,直接更改就可以。
換句話來說就是,伊凡或者皇室有最終解釋權,擁有這個權利外加上可以保護這個權利的軍隊,聯合王國無論怎麼做都會在伊凡的牢牢掌控之下。
有些偏題,先前說起公爵夫人不是很喜歡小傢伙,主要是她擔心日後自己的女兒回和這位走上不歸之路,同樣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再過這樣的生活,她自己不就是一個教訓?
第二百二十六章 喬治·華盛頓
來到夏威夷只是參觀一下順便宣示自己的主權而已,因此在夏威夷並沒有待太長的時間,甚至連晚飯都沒有駐留在夏威夷。
伊凡的夏威夷生涯只有三個小時,在這三個小時內卡美哈梅哈一世陪同伊凡參觀了幾個重要的地方——學校、醫院、市政府、挑選出的幾個行局。
對於夏威夷未來的規劃發展伊凡隨口一提,不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下一次伊凡到來夏威夷的時候可是為此狠狠吃一驚。
夏威夷地方不大,因此建設起來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銀錢,另外這裡之前就比較富裕,加上現在成為聯合王國海軍基地,公民的生活水平和市政府的財政可見一般。
在美洲沒有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