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重的國事商談。
吃過午飯伊凡並沒有休息,不過倒是讓傑西卡提前一步前往港口,準備讓她去船上等待,而伊凡他們則在參觀完一家鋼鐵廠之後也緊隨其後。
蝦夷地區重要的財政收入都在海貿上,因此港口才是真正值得參觀的地方,而之前伊凡他們停靠的是政府獨有的港口,因此看不到商業的繁榮。
這一次不同,伊凡他們前往的是面向東北地區的商業港口,參觀完港口之後就是伊凡離開之日,最遲大後天他們他們就能夠踏上東北的領土。
乘車離開札幌之後,野外的景色令伊凡有些心曠神怡的感覺,整個聯合王國在伊凡的規劃下很是熱愛環境,因此成為很繁榮,但是來到野外之後卻是另外伊凡景色。
在城內生活的居民會非常的緊張,因為聯合王國正處於經濟飛速增長的最佳時期,大量的工廠、企業開工,工人們已經不能用忙碌二字來形容。
第二百三十二章 布魯尼的噩耗
渥太華於1800年初被攻陷,而這個時候伊凡還在札幌,渥太華的淪陷對於加拿大獨立政府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加拿大獨立王國崩塌在即。
不知道路易斯安那是不是得到高人的指點,連縱之術被他運用的很好,陳列在美國邊境計程車兵居然撤退一些,而其中的意思很明顯。
英國陸軍在前、外籍軍團在後,加拿大獨立政府狼狽逃竄,美國已經來到加拿大地區,但是他並沒有幫助加拿大獨立政府抵抗英國而是選擇直接佔領多倫多。
不過英國的攻勢出乎他們的意料,僅僅三天的時間英國陸軍就來到多倫多的城下,獨立政府政權被驅逐到偏遠地區再難有氣候。
失敗的如此快也有那些莊園主們叛亂的原因在內,跟著獨立政府叛亂無非就是利益二字,一看利益不再有誰會堅持下去?
尤其是英國已經承諾對這些莊園主從寬處理,其他不說最起碼保證他們的財產,英國政府的承諾還是可以信任的,為此才讓還在抵抗的加拿大獨立政權瞬間崩潰。
戰爭依然在持續,只是此時戰爭的雙方已經從英國和加拿大獨立政權換成英國和美國的戰爭,而爭端的源頭就是多倫多。
美國的目的就是徹底的佔據多倫多,而這樣的情況是英國不想看到甚至不能容忍的,因此最終結果如何還需要待定。
不過戰爭並沒有僵持而是激烈的戰鬥,路易斯安那的退兵讓美國能夠騰出相當大的兵力和英國人鬥爭,只是瞬間多倫多成為美洲的絞肉機。
無論結局如何對於路易斯安那都是好處大大的,畢竟他在北美洲的真正強敵只有英國和美國,此時兩人鬥爭對於路易斯安那王國來說怎麼會不是好事?
鮮血、死亡,英國和美國計程車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取商人們利益的資本,他們是最可憐也是最值得憐憫的一群人。
美國的軍事實力最終還是不如英國,隨著大量外籍軍團的來臨,美國開始抵制不住壓力,不僅僅最後多倫多丟掉,就是到手的新不倫瑞克兩個行省也已經丟失。
路易斯安那王國看到美國戰敗也急忙出兵想要佔便宜,但是剛剛有動作就被美國狠狠的壓制下去,美國雖然戰敗但也不是路易斯安那輕易能夠觸碰的。
北美此時的實力排名應該為:墨西哥帝國、美國、英屬加拿大王國、路易斯安那王國、聯合王國,當然這只是本土實力,否則聯合王國絕對不會墊底。
五個國家互相監視、互相抵制、互相牽制著對方,否則美國絕對不能如此輕鬆的擺脫掉英國,而英國不敢輕易動手的原因則是因為聯合王國的加拿大地區。
平衡才是現在聯合王國想要看到的局勢,英國不敢輕易的進攻美國,因為進攻美國的那一霎那就是聯合王國進攻英國的時候。
同時墨西哥帝國也不會坐視不理,這才是真正的全面損傷,真正要打起來,那麼北美將不會有一塊地方能夠平靜。
當然阿拉斯加州除外,不過那裡天氣惡劣、人口稀少,就是有人想要遷移過去,能不能活下去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戰爭因為聯合王國的突然插手而停止,而路易斯安那和美國也同時遭受侵略他國的懲罰,這一次最大的獲益者無疑是聯合王國。
英國同意現在的加拿大地區屬於聯合王國,同時也同意聯合王國在加拿大的一切權益,甚至願意在加拿大地區和聯合王國通商。
聯合王國有錢人並不是很多,但是手中握著小錢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加拿大放開通商,則代表著聯合王國加拿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