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
伊凡已經明確的給出條令,團一級別的長官軍部可以提請國防戰略綜合委員會決策就可以,而師級別的將領則需要國防戰略綜合委員會提請伊凡親自決策。
當然話是這樣說,其實也就是過一過樣子,大部分的師級別軍官伊凡連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如何決斷?因此真正代替伊凡決策的是西伯利亞情報局和皇家內務部。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外籍軍團
諸將的紛紛離去讓王庭彷彿瞬間清靜很多,當然這其實只是感覺而已,王庭牧民十幾萬,僅僅幾十個人怎麼會察覺到清靜?
主要是前些日子這些人經常在伊凡的身邊閒逛,現在他們離開因此有這種感覺是屬正常,不過相比較以前此時王庭還是很熱鬧,畢竟諾爾布等眾多高階將領齊聚這裡。
由於軍事改革的完成,現在伊凡急需要遷移進烏蘭巴托,所以宋雲軒一日三次的往胡勒根那裡跑,目的就是給胡勒根造成壓力。
不要說這樣的做法還是很有用的,最起碼此時胡勒根已經被逼得開口下軍令狀,最遲三個月,王庭絕對能夠遷移到烏蘭巴托。
只是這樣一來一些附屬事情就需要提前做,王庭現在有十幾萬人但是烏蘭巴托只能容納十萬,因此有近乎一半的人不能留在烏蘭巴托。
這樣的事情胡勒根不用著急,畢竟烏蘭巴托的房子是需要民眾們購買的,有錢就去、沒錢什麼都不要說,因為指標有限所以只能採用拍賣的方式。
烏蘭巴托只能夠容納十萬居民只是對外而言的,實際上即便是十五萬也能夠容納,但是這五萬的指標胡勒根必須給軍方和政府官員留下。
國防戰略綜合委員會的高階將領親屬不能沒有居住的地方吧!普通的軍官不能夠沒有居住的地方吧!內閣的大佬不能沒有吧!內閣的普通公務人員不能沒有吧!
除此之外還有各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的親屬等等,這些都是需要率先考慮在內的,不得不說身為內閣首相的胡勒根做起這些事情來還真的很辛苦,面面俱到不說,一個不小心還可能遭人嫉恨。
胡勒根在為遷移的事情忙碌,同時軍方之人也沒有閒著,在伊凡的命令下五個集團軍有四個正在積極備戰,另外一個也開始加緊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積極備戰的是烏里雅蘇臺汗國的四個集團軍(杰特魯部落已經被劃分到烏里雅蘇臺,因此第二集團軍也在烏里雅蘇臺汗國之內),四個集團軍的新任長官到任之後就開始等待來自王庭的作戰命令。
葉卡傑琳娜二世的病重代表著伊凡侵佔西伯利亞地區的計劃也被提上日程,但是在那之前伊凡必須解決掉來自外蒙的威脅。
不是想要滅掉外蒙的其他三個汗國而是想要打痛他們,只有讓他們心生畏懼伊凡才能專心考慮遠東的利益。
首先得到命令的是駐紮在中玉茲的阿爾塔臣達,剛剛煥發第二春的阿爾塔臣達得到命令之後一刻也沒有耽誤直接朝周圍的部落攻打而去。
相比較外蒙的地廣人稀,哈薩克地區雖然同樣強不到哪裡去,但是至少還有大幾百萬的人口,尤其是人口聚集比較集中的中玉茲。
不過人口多不代表那裡的任務就很繁重,相比較之下阿爾塔臣達的壓力遠遠比莫日根等人輕鬆很多,最起碼中玉茲沒有太大的部落勢力。
只要這些人不聚集起來,相信給阿爾塔臣達半年的時間,橫掃半個中玉茲都沒有問題,不過這只是在各大部落不聚集起來的情況下。
天高皇帝遠,從中玉茲把訊息送回王庭需要不短的時間,這還是在中途有電話的情況下,否則需要的時間還要長,因為這個情況伊凡開始把戰局的重心放在外蒙本土。
胡勒根的軍令狀是一月份中旬許下的,那時候各軍的長官已經到位,只是還沒有完成大調動而已,調動完畢時已經是二月末。
阿爾塔臣達得到攻打的命令並且回覆時已經到三月中旬,然後當伊凡接到訊息時已經是三月末,再加上關注一下外蒙的戰局,時間很快到達四月。
外蒙的戰爭還沒有開始,不過和三大汗國的摩擦已經進入最緊張的狀態,前兩天已經開始有小股的騎兵忍受不住壓力開始試探性的切磋一番。
切磋的結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外蒙此時就如同一個大炸藥包,稍微觸碰之下也許就會爆炸,伊凡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遷移王庭到烏蘭巴托。
烏蘭巴托雖然已經建設完成,但是裝修汗宮、五角大樓、內閣府還是需要相當時間的,此時伊凡他們雖然開始遷移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