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一樣,伊凡也準備讓這些外蒙正紅旗的王公貝勒們前往貝爾加享受富貴生活,至於這些人同不同意一旦則絲毫的不擔心。
在強大的實力面前一切抵抗都是無用的,軍權、民事、正統全部被伊凡拿到手中,此時他們還有什麼資格拒絕伊凡?
如同伊凡推測的那樣,這些外蒙正紅旗的王公貝勒們的確沒有拒絕伊凡的意思,當胡勒根把自己的意見一提,他們立馬答應下來。
其實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最想要的其實是安穩的富貴生活,這一點伊凡既然能夠保證,那麼他們又為什麼要拒絕,除非是那些有非凡野心之人。
但是這些人對於他們只有兩條路可以走,死或者離開伊凡的統治範圍之內,在這時候很多人都會很好的思考一下,自己是硬撐下去還是選擇一個好的歸屬。
每到這個時候總會有一大批野心家被淘汰,從外蒙正黃旗到外蒙正紅旗,兩個旗接近四十萬牧民、上百位貴族只有兩三位選擇離開,而他們的後果也很悽慘,全部被伊凡或者他們投靠之人殺死,沒有人會真正信任喜歡這些有野心之人。
王公貝勒的事情解決,之後的事情就簡單很多,裁掉一部分士兵然後把剩下的一部分分散整編到伊凡的四個營呃五個營當中。
五個營共五萬精銳騎兵,其中海日古一個營、阿爾塔臣達一個營,伊凡的一個禁衛營,扎那一個營、兀魯斯一個營,兀魯斯和扎那兩個營駐紮在外蒙正紅旗。
作為伊凡欽定的左膀右臂,兀魯斯不懂軍事可不行,因此他手中必須有屬於自己計程車兵,至於安全問題?這一點伊凡倒是不擔心,看人伊凡還是不會看錯的,他相信兀魯斯對他的忠誠之心,這一點從他見到兀魯斯第一眼的時候就已經認定。
不過哪怕這樣整個伊凡的外蒙勢力中還是有嫡系區分的,海日古和扎那那個營以及禁衛營這是絕對的嫡系,阿爾塔臣達和兀魯斯雖然已經脫離以前不信任的範疇,但現在也是半嫡系之人,最起碼軍費問題不再是由他們自己負責。
外蒙正紅旗雖然沒有外蒙正黃旗繁榮,但是多年的積攢也非同一般,作為這裡最頂層的人士,八赤蠻雖然擴軍很厲害,但是積累起來的財富也非同一般。
六十萬白銀是八赤蠻積攢下的財富,當然這裡面大部分是從八赤蠻父親那裡繼承得來的,對於這些錢兀魯斯自然不敢私吞。
五萬兩留下作為自己的軍費和生活非同,其餘的全部被兀魯斯上繳到胡勒根的手中,胡勒根之前就得到伊凡的命令,因此他雖然手下這筆錢,但是卻絲毫沒有拿走,而是全部用來建設起外蒙正紅旗。
外蒙正紅旗鐵道局的建設,兀魯斯佔據這裡面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這不是先例,日後本地政府都會佔據這樣比例的股份。
作為外蒙正紅旗的名義上的主人,這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自然是掛在他的身上,對於這樣的福利兀魯斯聽從老奴的建議沒有拒絕。
雖然外蒙正紅旗的鐵軌還沒有開始建設,但是老奴已經被任命為外蒙正紅旗的鐵軌的負責人,這也是伊凡給予的另外一個補償。
外蒙正紅旗最終的人口被確定為二十萬,其中十萬是外蒙正紅旗本地人,另外十萬則是從外蒙正黃旗遷移過來的人口,目的就是達到完全控制外蒙正紅旗。
對於伊凡這樣的做法老奴很不滿意,但是在兀魯斯的強烈支援下,老奴即便是不滿意也只能憋在心中,他明白此時的兀魯斯已經不是當初的小孩子,不會再無條件聽從他的話,當然如果兀魯斯真的聽從,那麼他們即將面對的將是血光之災,即便不是血光之災但也不再是伊凡的半嫡系人員。
第一百章一十七章 外蒙鑲藍旗的變故
“諾爾布見過烏里雅蘇臺汗王。”
烏里雅蘇臺是滿清對外蒙的稱呼,而諾爾布不再稱呼伊凡為貝勒爺而是烏里雅蘇臺汗王,這已經表明他對於伊凡的態度。
諾爾布和兀魯斯完全是不同的兩個存在,兀魯斯的旗主職位完全來自伊凡,因此他只有歸順伊凡才能夠有活下去的權利,但是諾爾布不同。
因此對待諾爾布不能夠和兀魯斯一樣肆無忌憚,伊凡能夠從諾爾布眼中看出真誠,對待這樣的歸順之人伊凡不想因為自己的做法太過分而丟掉他的忠誠,最為主要的是對方的能力也很不錯,是伊凡另外一個左膀右臂的最佳人選。
海日古、扎那等人可謂將,但是想要獨擋一面還是欠缺很多,胡勒根、田宗秀等人在大局感和軍事指揮上幾乎為零,因此他們也不能獨當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