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他能否在商幫成立之前的這些時間裡,製作出一批新的墨,不要求比先前的“八寶五膽”墨之類的強,但至少要保持在大體一致的水準上。這樣,許家的籌碼就會多上一些。
但見許宣這般說了之後,眾人心中所想,口中就不好直接再強求出來。許宣如今的身份是自由的,並沒有給許家提供好墨的義務。另外,他似乎也不缺錢,臨仙樓那邊砸下去的資金,據說已經快到千兩了,甚至隨著工期地拉長,這樣的投入還在逐步增加。雖然不知道他何處來的銀子,但是用錢砸他的想法想來也不大可靠。另外的,威脅對方之類的,有了鮑家的例子在前,這個時候是不敢去想的。因此,最後所能做的,也只好利用許安綺的身份,向對方打感情牌了。這大抵是眼下一眾墨商比較一致的想法。有些人心中或許也暗自腹誹,許安綺要是嫁給許宣,眼下的事情或許就容易的多了。
但想法是這樣的想法,到底能不能行,並沒有人知道。即便眾人中對許宣瞭解最多的許安綺心裡特沒有底。制一塊墨不難,但是難在制一塊好墨,更難的在於不斷的製出好墨。這個又不少吃飯夾菜,哪裡能說有就有的?許宣之前給出的幾款好墨,其實無論放在哪個墨商那裡,都有支撐一塊招牌百年不倒的分量了。因此,這個時候,許安綺也有些為難,難道真的要問一句:“喂,你那裡還有沒有更好的墨,拿一塊來用用”這樣的話麼?
眾人議論了不短的時間,有人偶爾說了一句:“那就要有更多的好墨”這樣的話說出來之後,眾人下意識地朝許宣看過去,見到許宣皺眉頭的樣子,心中紛紛嘆了口氣。
那樣的表情看來不行啊!眾商賈心中這般想著。許安綺準備說出來的話,也嚥下去了。
其實這倒是錯怪許宣了。自開始,他便已經知道自己這次被請過來的目的,這個時候隨著眾人的議論,他皺緊了眉頭,看起來似乎是對一些事情有些為難的樣子。但是他的為難,其實並不似眾人所想的是對於創制新墨的為難。而是
好墨太多了,用哪一款好呢。
許宣心中估摸著這些,其實才是他真實的想法。
後世胡開文墨名揚天下,而他之前所選擇的,橫豎只是其中有限的幾款。因為這幾款墨對於應付許家的危機已經足夠了,他便沒有將更多的東西推出來。另外的,便是一些太超前的東西,如果真的放倒現在,人們接受起來會不會有問題,這個其實也說不準。
許宣在心中不斷做著權衡,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哪些用起來效果好,哪些效果一般,如此總總。到得後來,他的眉頭幾乎就鎖在一起了。看在眾人眼中,心中的失落就更多一些了。
其實要說起來,在他的想法裡,還有一個堪稱殺器的產品,那便是墨水。在後世,便是因為墨水的出現,傳統墨業開始衰落。
特別是到了晚清,化工原料的墨水,製作簡單,成本低廉,幾乎擁有了傳統書寫用墨所有優點。更因為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批次化生產的墨水,幾乎就是導致墨業旦夕之間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說起墨水,後世有名的便是“一得閣”。清朝同治年間,湖南一個姓謝名松岱的文人進京趕考,名落孫山,深感研墨太費時間,耽誤答卷。他當時想,如果能製出一種墨汁直接用於書寫,既省時又省力,不就可以“一藝足供天下用”嗎?於是經過多次試驗,他在傳統墨道的基礎上,選用油煙,再加上其他輔料,製成了同墨塊效果相同墨汁。一經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歡迎。這裡的墨水,便是後來的“一得閣”了。
當然,這個想法雖然有,但是眼下來說實施起來畢竟還是有難度的。無論對哪個朝代而言,變革傳統,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若要對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東西做出變革,常常步履艱難。而同其他朝代相較,明代對傳統的重視更是到了某種*的地步。墨水這種新的形式,先不說能不能被人接受,便是接受了之後,在墨商群體裡,許家便要被推向所有人的對立面。每樣東西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墨水之所以產生也是因為時代的需要。若是在明朝催生墨水,在戰略層面上說,其實未必是壞事。關鍵還是要看怎樣來推廣
將一些事情在腦海中想清楚之後,許宣回過神來,見眾人一臉沮喪的表情,微微怔了怔,隨後也明白過來。他笑了笑:“大家開心點嘛,程家的舉動是程家的,我們也有事情要做了。”
許安綺聞言,露出一個笑容。雖然因為臨仙樓的事情,許宣變得同往昔有些不大一樣。但是她還是比較瞭解許宣,看他這樣的笑,便知道一定有話要說了。隨後心中期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