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歲月、比如《軍歌嘹亮、比如《金婚。
這些作品之所以受歡迎,離不開幾個原因:現實主義的基調,適當的輕鬆詼諧加煽情,符合大眾價值觀。
在如今這個時候,其他這樣風格的文藝作品尚未誕生,《父母愛情的出現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讀者們的眼球,讓讀者們為之耳目一新。
作為《收穫1980年開年第一期刊登的中篇,《父母愛情的份量自然不言而喻,經過這兩個多月的讀者和文學界反饋,也證明了這部小說的質量。
而就在前幾天,《人民日報以專稿報道本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提到了林朝陽的另一個筆名“王慶來”。
這自然引起了國內文學界和許多有心讀者的注意,更給《父母愛情的熱度添了一把火,讓許多本來沒有聽說和看過這部小說的讀者,也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週六這天傍晚,林朝陽和陶玉書兩人回陶家吃了頓飯。
對比以前週六晚上的伙食,明顯豐盛了不少,連陶母的態度都柔和了起來。
飯後二人回家,陶玉書說起母親的態度,林朝陽笑言道:“這大概就是距離產生美。”
“距離產生美?”陶玉書唸叨了兩句,也笑了出來,“總結的真到位!”
第二天,是林朝陽夫妻倆搬家的第一個週末,也是邀請朋友們來溫鍋的日子。
一大早,家裡便人聲鼎沸。
陶玉書邀請了幾個平時要好的同學,林朝陽邀請的就比較多了,中文系師生、圖書館同事,大舅哥還帶了李拓和祝偉。
家裡一下子湧入了二十幾號人,得虧房子大,要不然都裝不下這麼多人。
眾人進了林朝陽家,立刻便被這套大房子吸引住了全部注意力。
120平的房子在後世可能也就是一般的中產家庭水平,可在如今的人們眼中看來,卻是極其奢華的。
特別是南向的那個大陽臺,站在那裡一眼便可以將春光盡收眼底,大家爭著搶著跑到陽臺上享受陽光和春風。
“朝陽這房子可太大了!”陳健功感嘆了一句。
他家就是燕京的,住在南城劉家窯,是父母單位分的房子,跟大多數人比已經算是寬敞的了,可跟林朝陽家的房子一比,有如雲泥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