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兩界之間,始終是有隔閡的,在那邊生活了那麼久,大孫肯定已經很不適應大明的環境了。
畢竟,近鄉情更怯這種事情,對於誰來說,都一樣的。
但無論如何,朱元璋肯定還是要努力勸說的。
在他看來,這大明,老四繼承不合適,朱允炆繼承也不合適,在太子朱標以後,最好就由大孫作為第三代繼承人,名正言順。
不過,大孫回來這件事,還是要儘早。
因為這裡面有幾個說法,第一,不是隨便誰都能當皇位繼承人的,哪怕是太孫,也必須經過系統的帝王教育和政務鍛鍊,在地府當草頭王帶兵打仗,跟治理一個龐大帝國,還不是一回事;第二,朱標那頭,也需要一個情感的融入過程,因為對於大明的人來說,大孫已經離開太久了,朱標已經習慣了在呂氏和朱允炆組成的家庭裡生活,能不能重新真正敞開心扉接納大孫,這種過程需要多久,都是未知數;第三,朱元璋為了確保皇位繼承順序,必須要在自己活著的時候,把路給鋪好,這樣一來,無論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哪怕是朱標真的出了意外英年早逝了,大明的江山,也能有序繼承,穩如泰山。
因此,朱元璋長長地嘆息了一聲,語重心長地說道:“哪頭有萬般好,也比不得大明是你的家啊.回家吧,大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