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進了馬場大門,往內看過去,彷彿沒有盡頭,裡面的馬也超多,而且還按品種分割槽域。
呂稱心見童玉錦一副沒有見過的樣子,笑道,“小公子沒見過馬市?”
“市集裡見過賣馬的,但也是三、五、十匹的樣子,沒見過這麼多的,這裡大概有多少?”童玉錦問道。
呂稱心得意的回道:“超過兩千匹了!”
“這麼多?”
“是!”
童玉錦跟著呂稱心往裡面逛了逛,“佔地多大?”
“六百畝左右!”
“這麼大!”
“那是自然!”呂稱心對童玉錦說道,“小哥,我在馬市裡就是一個牽馬小哥,還沒資格帶你,我幫你找牙人吧!”
“行,麻煩小哥了!”
“客氣了,小公子!”
呂稱心帶著童玉錦沿著馬市圍牆邊上的小門臉鋪子走了幾家,找了一個王姓牙人,做自己的經紀。
我們先來說一下有關馬的事情,在以騎射為主要裝備的古代,馬的數量絕對是武力值的最直接表現,也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標誌,相傳在漢朝時,邊關就設有馬市,漢朝軍隊也由這個馬市充沛著自己的馬匹供給。
古代有一個官職名就叫司馬,為何叫司馬呢?就是說得古代掌兵政的人,可見馬在古代的軍事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當童玉錦被帶到低等馬區域時,知道自己這一身短褐礙了事,早知道穿這玩意幹嘛呀。
童玉錦鬱悶難當,只好有聊無聊的跟著呂稱心介紹的牙人磨磨牙。
“王牙人在西市做了很多年牙人了吧!”
“也不算久,十年左右吧!”王牙人一邊跟童玉錦說話,一邊琢磨了一下童玉錦的身家,按他的身家幫他選馬。
童玉錦笑道:“那也不算短了,這馬市挺大呀!”
“那是自然,應當是咱大陳朝內陸最大的馬市了!”王牙人有些得意。
“內陸?”
王牙人見童玉錦不懂,說道:“那是,沿金、沿遼一帶靠近遊牧民族,馬市當然比我們這裡大多了,它們是官設的要市。”
童玉錦對馬市真沒了解過:“原來如此!”
“小哥需要什麼價位的馬?”
“想是想買匹上好的!”
“上好的?”
“是!”
“小哥,你知道上好的價值幾何?”王牙人挑著眉問道。
童玉錦搖了搖頭,“不知道?”
“你……小哥,不是王牙人我狗眼看人低,像你這樣身份的人,買個二十到五十兩的就差不多了!”王牙人盯著童玉錦的短褐看了一眼後說道。
童玉錦擠著笑:“讓王牙人見笑了,還是王牙人說得實在!”
“那是自然,呂小哥為何把你介紹給你,還不是看我實誠!”
“那倒是,王牙人那你就幫我選選?”
“行!”
雖然童玉錦不是專門來買馬的,但是對王牙人識馬的知識還是很感興趣,識馬有四句口訣,‘先看一張皮,後看四隻蹄,槽口摸一把,膀頭一般齊。’王牙人指著一匹棗紅馬說道,“先看一張皮指得是主要看毛色。小哥是用來拉馬車的,你就選個下色吧,這樣合算!”
“哦,”
“再看一張皮,主要是看皮的彈性,毛的光澤,我手中這匹原本就是上色,所以光澤也不錯,就是價格有些貴,出了五十兩!”王牙人瞄了一眼童玉錦,發現她他沒有動心買的樣子。
“哦,那怎麼看蹄?”“選蹄正、腿粗的馬。”
“那槽口摸一把呢?”王牙人回道:“看牙,這是識別馬齡的關鍵。每一階段馬的牙口都不同,像我們懂行的一看就知道,至膀頭一般齊是看馬骨架。伸手去抓它腰,它受驚塌腰的叫腰軟,抓腰紋絲不動叫腰硬。腰軟不中使,不值錢,當然這種我是不會介紹給你的!”
童玉錦朝王牙人拱了拱手:“王牙人真是實誠,讓人受益匪淺!”
“小哥倒是會拽文!”
“王牙人說笑了!”
王牙人幫童玉錦看中了一匹介於棗紅和黃色之間的,問童玉錦要不要問問價錢,童玉錦只好點點頭。
這裡跟外面集市零散賣的很不同,外面集市也用手勢討價還價,可是沒有西市裡這麼複雜、專業,童玉錦看他們打手勢還價,簡直就像看天書。
其實在大陳朝(宋)包括其他行業,他們都有專門的手勢、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