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誠嘉皇帝在親政五年後,終於坐穩龍椅,開始勵精圖治。
在親政五年當中,最不能讓他釋懷的便是大運河沉船事件,居然有近萬民眾在這場沉船事件中喪生,不管是人為還是天意,他覺得作為真龍天子,他有義務給死去的人一個說法。
夏子淳跟著自己鎖定的目標一路從京西南路追到淮西南路,可是線索彷彿又斷了似的,讓他一籌莫展。
秋雨下了七、八天才放睛,放睛後的天氣明顯轉涼,人們開始穿夾衣了!河灘或是小河、小溪已經少有魚、蝦、田螺蹤跡了!
童玉錦得另想買賣了!
童、盧兩家的船,靠到一箇中等繁華的縣城——宣安縣,童玉錦仍像以前一樣,穿著男裝、梳著男孩頭式,雖然還顯黑,但精神面貌已經跟一個多月前不可同日而語了,乾癟癟的小臉終於養了二兩肉出來,以前邋里邋遢,現在衣服質地雖然普通,穿在身上卻乾淨整齊,而且沒有多少皺褶。盧阿七給她做了簡單衣櫃,她的衣服都用衣架子掛著,平整尉貼,穿在身上竟有了點富家子弟的感覺。
十月初的天氣,說冷就冷起來,幸好賺了點銀子買得起棉衣,否則日子怎麼過呀!童玉錦在縣城晃了兩天,倒是發現了賺錢的機會。
什麼機會呢?古代社會以農耕為主,講究秋收冬藏,秋天豐收季一過,各地的廟會、社戲辦得如火如塗,而有廟會、社戲的地方正是做小買賣的好時候。
回到船上,童玉繡的晚餐已經好了,正等著她回來開飯。
童玉錦卻轉道上了盧家船,盧寶柱以為三表妹在他家吃飯,高興的在童玉錦身後大叫,“娘,小錦到咱家吃飯,有什麼好吃的?”
“小錦來了!”盧氏聽到大兒子叫喚,連忙從船後艙探出頭。
童玉錦擺了擺手,“你忙你的,我不在你們家吃,我就是看看姑夫在幹嘛!”說完,走到盧阿七身邊,蹲在哪裡看他做活計。
“小錦你……要是喜歡,這支木簪給你了!”
“姑夫你會做這些小玩意?”
第54章 廟會 小飾品
“沒事做著玩!”盧阿七有些不好意思,婆娘、女兒的頭飾都是他沒事搗鼓的。
童玉錦卻若有所思,本來準備賣吃食的,好像賣些女性飾品也不錯呀,賣吃食累得慌,做這個好像要輕鬆一點,不過不能賣得這麼簡單,要搞些花樣才行。
童玉錦連忙回到自家船上吃晚飯,吃完後就到自己房間裡搗鼓。第二天一早,把自己畫的木簪式樣給了盧阿七,讓他先做。
盧阿七看著比自己做的還簡單的木簪,有點納悶,能有人買嗎?
童玉錦當然不是賣光禿禿的木簪,她還要買絹在木簪上面堆花,或者買絲線繞起原木,還打算做些帕子、香饢、描些花樣子賣,反正能想到的都準備做,不求多精細,圖個好看好賣。
童玉錦到布店裡買布買絹買絲線買得心肝疼,可都得賺錢呀!
童、盧兩家人窩在船上做小飾品。連童秀莊都被叫來一起做,童秀莊為何肯做,當然是因為有工錢了!
童玉錦提供思路、款式、按流水線分組,倒是很快就有批次貨出來了,總計近十款小商品,每款都有幾十個,還不錯。
童玉錦打聽到附近近期最大的一次廟會,就在宣安縣十里地外的一箇中等寺廟——華明寺。
華明寺是方圓百里之地香火最旺的一個寺廟,傳說有一落魄書生在這裡寄宿,書生本病重臥床不起,得寺裡高僧相救,病癒後,書生進京趕考一舉得中狀元,中狀元后的書生給寺廟捐贈香火錢,給菩薩鍍金身,一時之間傳為美談。
這故事若讓童玉錦來分析,純粹是忽悠人的,能進京考狀元的,至少得舉人,能考到舉人,就算是貧寒子弟,那他也是出類拔粹的,一個出類拔粹的人物,不僅可以得到當地官府的適當資助,還因為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會得到當地鄉紳的投資,決不會是什麼落拓書生。
華明寺的佈局算不上巍峨壯觀,但也有前後殿,如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還有供香客小住的後庭別院,規模不小。
十月十五,童、盧兩家能出動的都出動了,天還沒有亮,童玉錦就排隊買籌子,拿到籌子才能在華明寺周圍擺攤,這也是華明寺的一項固定收入,由專門的廟祝(寺廟中管理香火的人)管理,一年下來收入不菲,這就是古代為何有大批人要出家做和尚的原因,一個寺廟,不僅地位崇高,而且有自己的土地、有獨立經營權,有身份文牒,他們免交稅賦,雖排在中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