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玉錦再次笑笑,心想,現在的你們還沒有見過世面,還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樣子,等你們看多了,接觸多了,會有想法的,到那時也許就不會說這話了!
童、盧兩家開始了小生意時代。
第一天上岸時,童玉錦找了一個賣肉鋪子,先割了二斤肉,然後笑容滿面的對賣肉的說道,“大叔,能問你個事嗎?”
“啥事呀?”
“你這把杆稱在哪買的呀?”
“這個呀,鎮拱橋邊上,有一家專門做稱的,你過去看看!”
“那大概多少一把?”
“五百文左右!”
“這麼貴?”
“要這麼多,稱砣可是鐵傢伙,就這值不少錢呢!”
“也對,”童玉錦笑笑,想想也是,鐵在古代是個值錢的玩意。
一行人轉到拱橋邊,找到了賣稱的小鋪子,一個巴掌大的小鋪子,一個老頭正坐在店鋪裡削著稱杆。
“店家,你這裡賣稱是吧?”
“嗯”
“我想買一把。”
“你做什麼買賣的。”
童玉錦一時沒反應過來:“……”
老頭抬起皺紋橫生的臉說道:“稱有大小,要給你選稱!”
“哦,哦,我們準備用來賣魚!”
“那來個五斤的就夠了!”
“那行,幫我們來一把吧!”
童玉錦不僅在這家買了一把中等偏小的杆稱,還跟賣稱的學了怎麼用傳統的杆稱。
杆稱的杆是一個有錐度的木杆,頭粗部分下有一個鉤子,上面有一個提繩,從頭到尾部逐漸變細,稱杆上有星點,這些點就是它的量度,勾住要稱的貨物,拉著提繩,讓杆上的鐵砣與它平衡,它們平衡時,對應杆上那個星點位置,就是這個貨物的重量。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利用的是槓桿平衡原理。
古代一斤十六兩,稱出來的東西可真夠多的,那像在現代,不僅只有十兩,而且大部分商販的電子稱實際上只有八兩、九兩,有黑心一些商家甚至七兩都有,哈哈,扯遠了!
總算學會用杆稱了,第二天,童玉錦找了個小市集,交了稅子,自己親自賣,讓跟著來的童、盧兩家人在邊上學著。
魚、蝦就放在水桶裡,一字擺開,來人就能看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