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連排了。
日軍的大規模調動,嚇壞了國民政府,生怕日本惱羞成怒,把主攻的矛頭由炎黃軍改為了國民政府,那就太得不償失了,於是在5月底,主動和日軍接觸,要求談判。
日軍也正為這事情發愁呢,日軍先前一直認為國民政府好欺負,必定不會反抗,可沒想到這些不是老蔣嫡系的部隊甚至違抗命令都要和日軍拼死拼活,傷亡和收入已經大出日本預料了,現在東北戰事又異常猛烈,日軍如果再繼續深入下去,只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這完全不符合日軍既定目標,但作為強勢的一方,日軍不可能首先提出和談,現在國民政府提出了,那還不正中下懷,於是裝了一下逼,立即同意。
5月31日,雙方在塘沽簽定了《塘沽協定》,國民政府預設了日軍對吉林,遼寧,熱河等地的侵佔,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地方都是離炎黃軍最近,你炎黃軍不是愛國嗎?你們就好好的去收復失地吧,這些地方剛好將炎黃軍與關內阻隔開來,雙方利益衝突將會越來越大,國民政府又可以讓日軍把視線轉向了炎黃軍。
現在的日軍只有兩條出路,要麼向上攻擊直搗炎黃軍,要麼南下攻擊滅國民政府,但國民政府明顯志不在抗日,而是一心剿共去了,如果日軍繼續攻擊國民政府的話,只會陷入兩線作戰,但如果日軍放棄南下,只攻炎黃軍,以國民政府的指導方針,肯定不會管炎黃軍的死活,那麼日軍就只需要面對炎黃軍一方了,所以只要不是太傻的人,都是知道怎麼做決定的。
於是日本大本營下令堅守已得之地,慢慢向平津等地滲入,但暫時不要起武力衝突,經過此戰,現在華北局勢幾乎在日軍掌控之中,日軍主力立即調頭北上,繼續攻擊炎黃軍。
至此,長城抗戰結束,中**隊傷亡高達兩萬餘,日軍公佈傷亡只有八千,但一些專業人士估計這個數字有水分,日本人想以此大勝來宣揚大日本的武力,以提起國民滅炎黃軍的信心。
6月中旬,日軍三個師團出熱河省,直向呼倫貝爾而去(民國為興安省),鎮守呼倫貝爾的有炎黃軍的三個軍,六個師共十六萬餘人,夏啟東中將為防備總司令,夏啟東深知呼倫貝爾對炎黃軍的重要性,如果此地被奪,那麼,炎黃軍就被徹底困死在了黑龍江,這是已方的生命線。
“在沒打下來呼倫貝爾前,日本人恐怕是不會進攻大慶和齊齊哈爾的”,炎黃軍司令部,魏晨東一臉平淡,絲毫沒有為眼前的局勢擔憂的樣子,“難民轉移得怎麼樣?”
“除了不願意離開黑龍江的之外,我們都儘量把他們從呼倫貝爾轉移到內地去,願意到甘肅的,我們也想辦法把他們送去,這項工作進行得比較早,所以也沒有造成多大的動亂,只怕隨著戰爭的繼續,到時候又會有大批的難民,如果呼倫貝爾出事,那想出去都難了”,政委劉振平委婉的道。
“嗯,我們要做兩手準備,第一項準備,就是做好呼倫貝爾淪陷的準備,到時候,物資等等補給方面的東西我們都要儘量找好出路,要有長遠打算;第二項準備,我們要做好和日本人在黑龍江打持久戰的準備,這樣消耗是比較大的,幾十萬軍隊,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將軍放心,此事我一定加緊辦理,我就往最壞的方面想,當作呼倫貝爾失陷了,我們又要和鬼子打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仗,我儘量把能弄到的物資都弄來,首先餓死我,也不會餓到戰士”,後勤部長管奇善鄭重的道。
“我們自己種的那些實驗糧種怎麼樣?”突然想起什麼,魏晨東問道,這些糧種包括水稻,大麥,玉米,棉花等等黑龍江適合種植的糧食,而這些糧種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經過魏晨東用魔幻手機催化過的,絕對的當今世界上最頂級的優良品種,甘肅現在就在大量種植此良種,大批農民要跑到甘肅去就有這方面原因。
為了防止良種外洩,甘肅政府嚴格封鎖了良種對外渠道,由炎黃軍統一收購和分配,倒不是魏晨東怕國內農民討了好,而是怕日本人得到了這些東西,因為日本的間諜已經探測到甘肅的良種種出來的作物年產量是他們國內的三倍不止,這怎讓他們不眼紅,如果不是因為甘肅太遠,他們恨不得飛過來把這裡奪下,也曾經一度鼓動蔣介石打下甘肅,但老蔣沒那信心,也怕引起國內公憤,無奈作罷。
魏晨東一到黑龍江的時候,就開始做這項工作了,他首先讓炎黃軍的新兵自己種植這些東西,然後把種子配發給百姓,讓他們大量種植,由於日本的勢力容易滲入到這裡,也是讓日本間諜弄走了一些糧種,但拿回去,他們怎麼也是研究不出這些東西是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