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雖然從小家境貧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親的嚴教,性格倔強,為人剛直。
一次,岳飛有幾個結拜兄弟,因為沒有飯吃,要去攔路搶劫,他們來約岳飛。岳飛想到母親平時的教導,沒有答應,並且勸他們說:“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的事兒,萬萬不能幹!”眾兄弟再三勸說,岳飛也沒動心。
岳母從外面回來,岳飛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高興地說:“孩子,你做得對,人窮志不窮,咱不能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
一天,岳母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岳母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記著這一誓言。
岳飛解開上衣,請母親下針。岳母問:“你怕痛嗎?”岳飛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岳母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後來,岳飛以“精忠報國”為座右銘,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一名抗金名將。
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陳毅
願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
——車耀先
生兒奉祖國,豈為室家謀。
——馬君武
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朱德
教育孩子不做利己主義者,自覺地履行對社會的義務,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項事關國家前途的重要任務。
——依裡尤申
要多為國家想想
——詹天佑教育子女要時時以國家利益為重
詹天佑(1861…1919)是我國著名的鐵路工程專家。他主持修建的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運用“人”字形線路,既節約了大量資金,又培養了不少人才。
1914年秋,擔任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接到政府一個通知:政府讓他的兩個兒子宮費出國留學。看了通知,詹天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他想:別人家的孩子出國留學,都是自己出錢。今天,我的兩個孩子同時出國留學,卻是官費,還不是因為我對國家的鐵路事業做出了一點貢獻嗎!現在,我又是督辦兼總工程師,有了一定的地位,連孩子也可以得到特別照顧。這樣做,對國家不利,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更何況各地財力窘迫,留學要耗費好多國家資金。想到這裡,他打算謝絕政府的照顧。於是,他把兩個孩子找來說:
“知道了吧,政府要官費讓你們倆出國留學?”
“這太好了,對我們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可我不這樣想。”
“怎麼啦,爸爸,這是政府主動安排我們的,又不是我們要求這樣做的。”
“那我們得為國家想想。”
“想什麼?”
“青年最貴有理想,而這理想的核心應當是為國為民。國強我強,國衰我衰。眼下國家財力不足,又是百廢待興,我們應當首先想到這些。”
“那你說怎麼辦,爸爸。”
“學,是要上的,但不要官費,我們自理。”
就這樣,詹天佑用自己的薪俸,供兩個孩子留學8年。
兩個孩子學成回國後,有個單位用高薪聘請,詹天佑不同意。他對孩子說:“當初我送你們去學習,不是要你們將來高官厚祿,而是希望你們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些貢獻。我身邊需要人,你們就在我身邊工作吧。”
當時,有幾個和他們一起回國又在一起工作的同學,工資每月都一百多元,而詹天佑每月只給兩個孩子70元。這時,有人為兩個孩子打抱不平,兩個孩子也不高興。詹天佑又十分懇切地對孩子說:“因為你倆是我的孩子,自然要嚴格一些。目前國家困難,經費緊張,我們搞工程建設的是清楚的,要多為國家著想。”
詹天佑子女多,原來的住房很擠,政府為了照顧他,在張家口為他安排了一幢寓所,並用公款為他添置了一些傢俱。孩子們見到新房新傢俱,高興得不得了。詹天佑對孩子們說:“國家很窮,我們要珍惜國力,珍惜國力!”隨即,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