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此書正合你用!”
雲中子起玉几上的道書,此書不知何物所制,便是他也認不出。非絲非帛,非玉非金。入手溫軟,上書:“金光玉闕太陽真經”八個篆字。翻開首頁,乃是一篇三千字總綱。這字也有玄機,暗含天道之奧,乃是洪荒中流傳的開天神篆,乃符篆之祖,能闢大神通。不過多被眾神當做文字使用,其真正用途倒是少有人用。
雲中子得明玉傳授,倒也能看得懂道書上的神文。總綱三千字,不談修行法門,不說道法神通。只是闡述太陽真經本質,大道之迷,修行根本。明玉雖與他講了很多次道法,可雲中子一看道書上的面的介紹,便沉浸其中。發現這上面所錄所言比之明玉從前所講都要精妙,神文更是奇妙異常,把雲中子神魂都攝入書中。
明玉見雲中子真的看懂此書,便開始從道書總綱一一為雲中子講解其中玄妙。聲音飄渺,傳入雲中子元神之中,身邊二位童兒也隱隱約約能聽的到一些內容。此書可不是誰都能看的,有機緣者,在看此書時,神魂被攝,感悟其中道法真謫,大道之妙。無緣者,便到後,也不過是一本普通道書,雖然書中所錄道法神通一應俱全,但太陽真經想要修煉有成,可是不容易。其中奧妙之處,都是口口相傳。
從煉氣到大羅境,由凡脫俗,成就大神通。明玉這一一說來,直到雲中子翻到最後一頁之時,明玉這才停下講解。這最後一頁乃是大羅境成道之法,明玉如今也不過是成道之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還沒有能力錄入道書之中。
神魂迴歸,雲中子面帶歡喜的睜開眼睛。此次所得極豐,大羅境修行太過神妙,如沒有真傳,根本不得其門而入。這讓雲中子知道,一位師傅是何等重要。要不是自己遇到明玉,怕自己再修數十萬年也不過太乙境界,哪如現在這般。
剛才雲中子神魂離體,沒有看到最後一頁的內容,裡面也是一片空白。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道書,卻沒有發現最後的空白書頁。雲中子有些疑惑的再翻了數次,果然沒有發現道書中那一頁空白之處。
“老師怎的沒有最後一頁?”雲中子不由嚮明玉問道。看到雲中子的疑惑,明玉輕笑起來,指著雲中子手中的道書,對他說道:“那最後一頁,便是為師如今道行境界。只是為師在此境數萬年,也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怎可錄入其中誤了爾等修行。”明玉嘆息一口氣,什麼時候他能把成道之境各種奧妙錄入道書之中,便是他突破這一境界的時候。不過其中的難度,明玉便有些無奈。
“此書另有玄機,想到你知道了。道不可輕傳,你要謹記!”明玉對雲中子囑咐道。“弟子省得!”見雲中子明白自己意圖,明玉突然向他問道:“雲中子,你可記得到瀛臺山有多少時候了嗎?”
雲中子一陣訝然,不知為何明玉問起這個來。不過他自從化形之後便跟著明玉在瀛臺山修行,還真沒有計算過。想了半天也沒有個確切數字,有些為難的對明玉說道:“弟子糊塗,不記的了!想來也有十數萬年了吧?”
“修行無歲月,由太乙境到大羅境,竟然用去十多萬年,修行之難,你也算有些體會了。如今你也算是有自保之力,不如出山遊歷一番,一來增長見聞,二來體悟天地世態。你那終南山玉柱洞也該回去看看了!”
聽到明玉的話後,雲中子心中一驚,急聲問道:“老師可是要趕弟子走嗎,弟子在瀛臺待的極為自在,洪荒之中不是清靜之地,怎如瀛臺!”
“呵呵呵……”明玉聽到雲中子的話後,不由笑了起來,“洪荒之中多奇偉,你正好去見識一番。對你修行極有用處,還可結識一二知交好友,怎麼能常年住在瀛臺山上。要知你可是為師嫡傳弟子,執掌金闕玉冊,還要傳承我瀛臺一脈道統。不出去見識一番,怎能當此大任?”
雲中子聽到明玉的話後,滿心不願意的應下。自從上次明玉與他講了器煉之道,雲中子就打定主意突破大羅境後,便要研究一番,這下子離開瀛臺山,哪裡還有空閒。
雲中子聽從明玉的話,離開瀛臺山,首先想到的就是終南山玉柱洞。一出瀛臺後,駕起雲光就終南山飛去。
明玉把雲中子打發走以後,便開始再次閉關。太玄陰陽神鑑自從明玉上次以混沌氣息重新祭煉,一直溫養到現在。總算有了一點動靜,明玉在雲中子離去後,就關閉宮門,察看太玄陰陽神鑑兌變。
顯出慶雲,明玉伸手一指頭頂,太玄陰陽神鑑化為流光飛出三花,懸浮在空中。上面青紅相間的神光不斷吞吐,一絲混沌氣息從中溢位。再不如以前那般光華四溢,開始內斂起來。明玉神識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