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刺繡,廚藝,還請以前在大戶人家的媽媽教她們禮儀,打理俗務。
這些需要學的東西以後她們未必全部都能用到,但總比要用時再學要好。就算是她們以後用不到,多學一下總是好事。
這些孤兒和林月兒並沒有關係,她也並不想從這些孩子們身上得到任何的回報!只是既然收養了他們,就應該要好好對待他們。
這些孩子有些進來孤兒院是年齡就已經挺大的了,有幾個孩子雖然為人老實,可是卻天生不是讀書的那塊料子。
他們志氣也強,不想一直靠著孤兒院,想自己出來工作。林月兒看他們也的確成年了,不能一直呆在孤兒院,他們又沒有學到什麼手藝,便讓他們去珠寶店工作,給幾位雕刻師傅打打下手,也可以邊拿工錢,邊學習手藝。
大慶朝對於這些手藝還是很看重的,雖然沒到什麼傳男不傳女地步,但也是看門手藝,自然不會輕易讓人學去!為了這個,林月兒還為幾位師傅各買了一間小宅子,把房契給了他們的讓他們可以把全家人一起接到城裡來住。
這些事情林月兒自己不想說,也不讓幾位師傅告訴那些孩子。以後孤兒院再有孩子需要來這兒學手藝,就讓他們跟著這些師傅學習。路林月兒已經為他們鋪好了,到時會不會認真學就全靠他們自己。
這些孩子沒有親人為他們操心,但林月兒會給他們學習的機會,也儘量在自己鋪子找些適合他們的工作。但林月兒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畢竟人生是自己的,要怎樣走還得靠自己……
☆、大結局
末世經過一年的發展已經越來越穩定了。特別是青龍基地,在林月兒和雷鳴的帶領下一直保有著第一基地的地位。
青龍基地除了內部越來越穩定以外,在外還和其他基地建立了交易渠道。
青龍基地的糧食,生活用品是所有基地中儲存量最多的。偏偏青龍基地的軍事能力也是最強的。
於是便有些人便想著拼一把,來往兩個基地進行倒賣。對於這些行為林月兒並不制止,反而還給予支援,不過基地要收取商業稅。
除了這些私人行為以外,基地也專門成立了一組實力強大的商隊,讓他們到各個基地進行交易。以林月兒最容易弄到的生活用品,食物 ,汽油換取青龍基地所缺的武器和其他罕有的東西。
就這樣不僅青龍基地發展的越來越好,林月兒本人的荷包也很快漲了起來。
對外進行貿易合作,對內林月兒也絕不鬆懈!基地現在越來越大,除了建造了高樓大廈供倖存者們居住(建造房子的材料大多都是基地成員,專門從外面找到運回來的。也有的是林月兒從現代買來的。)的土地。
能種植的土地也越來越多,好在有越來越多的倖存者們知道了青龍基地的待遇,都來到了青龍基地。又有機器幫忙,並沒有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
而且現在倖存者們只要有勞動能力的,就算是沒有每個月發的信用點也可以生存下去了。只要他們肯幹,就一定能夠在基地裡找到適合他們的崗位。
在這一年多時間裡,也建造了幾棟大廈。這些大廈會優先賣給那些貢獻點比較高的倖存者。
價格不會像以前那樣特別高,不過建築材料,工人工錢都需要錢。基地也不能一直倒貼,也得有些盈利。價格自然也不會太低。
現在房子又太少了,為了不讓有些人囤房,而有些人沒得住,每一戶只能買一間房間(像以前一間公寓三四個臥室,現在要賣給三四家。廚房和洗手間共用)。不過就算是這樣,這些房子還是一放到市場,便售空了。
這些房子雖然貴,但大家努力點還是能買得起的。況且還可以分期付款,為了不住帳篷,有一個家,大家還是願意努力的。
基地之所以會有貢獻點制度,那是為了讓大家對基地歸屬感更重,也是對那些對基地有貢獻的倖存者們的獎勵。
其實這些房子價格看著是不低,但因為可以分期付款也可以租房所以回款並不多,想要有盈利還早得很。但大家看基地發展的越來越好,又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生活的激情便全回來了。
房子還要繼續再造,這工程絕不能停。除了居民住宅,林月兒還專門劃分了公益住宅,這些房子主要是安置那些孤兒和孤寡老人。這些人相對於青壯年人數比例並不多,可具體人數還是挺多的。
林月兒自然不能就這樣放他們自生自滅,而是好好安置他們,還找了些細心體貼的照顧那些沒有自理能力的人。
對於這些孤兒,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