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並列機槍的圍攻出手,像是割麥子一樣,用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完全擊潰了當面的馬軍,更多驚駭計程車兵選擇四散奔逃,甚至丟下武器抱頭投降。
只是投降的馬軍士兵根本沒想到那些戰車沒有絲毫放過他們的打算,幾個士兵眼睛瞪得大大的,直到見到沒有停下來抓捕他們的傘兵戰車的履帶從他們的身上生生碾過!
“不留俘虜!”從第八旅上運輸機時,他們腦中就傳來了一個男人毫不留情的命令。
如果是通常的戰爭狀態,齊一鳴是不會這樣出格地要求殺俘虜的。倒不是他認為殺俘不祥,而是戰鬥雖不是紳士的行為,但同樣有戰爭的原則在。即便是沒有日內瓦公約,殺掉不抵抗的敵人,不僅僅是缺乏風度的問題,還是缺乏人性的。
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原因是複雜的。首先就是血債血償,華人同胞被殺被搶,馬來人必須要付出代價,從而震懾宵小;第二個深層原因現在還無法公開講明,那就是齊一鳴是帶著推動馬華建國的使命而來的,之後建立的國家即便是容許馬來人或者印度裔的存在,但這些非我族類的人口,絕對不允許超過二成。
一方面齊一鳴會想方設法大批移民本土華人到這裡稀釋馬來人和印度裔、土著的人口比例,另一方面齊一鳴還有遷移走馬來人的計劃,當然能夠殺掉就直接殺掉,這樣是最直接的方式。
可現在畢竟不是二戰時期,更不是大航海時代,種族屠殺這種事不可能做的光明正大,所以馬來人戰鬥中陣亡,再加上懲戒暴徒,是最能拿上臺面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