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羨慕的。
平太宗咳了咳道:“這事兒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我們還是先討論干涉的問題。”
王珍開口道:“我覺得出兵有點過了,外交上施壓會比較妥當一些。我們可以搞一搞輿論戰嘛,宣傳一下當地同胞的待遇,然後拉上西方國家,讓他們像制裁南非一樣制裁馬來西亞。至於軍事壓力嘛,也可以給一點,但是沒必要真的打上人家的土地,那樣的話實在太難看了。”
李現年也道:“沒錯,說不定這一會兒騷亂已經平定了呢,到時候我們再出兵,那就說不開了,兵者重器,用之謹慎啊。”
齊一鳴看到風向要往中庸的方向轉,心中頗為焦急,他想得不僅是救這一次,而是給東南亞這些猴子國建立一個榜樣,誰欺負華人就要遭受代價。可是這些老成持重的大佬們卻用這樣的太極手段,一點不能表現出他原本的意思。到時候該排華照樣排,華人地位低下依舊如果。
同時他想出來的這個扶植傀儡國的計劃,他認為是不錯的戰略選擇,如果無法實施,頗為可惜。
就在這時候,他的手機傳來了一條訊息,看完後他騰地一聲站起來了,叫道:“馬來西亞一個陸軍軍營參與了排華行動,性質變了!半個華區已經被點燃了,甚至東馬也出現了類似的局面。這種情勢,馬來西亞官方管不住了,我們應該動手!”
第169章 陽謀
誠如齊一鳴所講,如果一個國家的軍隊參與了一個不文明的鎮壓行動的話,尤其是涉及種族屠殺的鎮壓行動的話,那麼裡面可以操作的空間就多了。如印尼多次排華之中,印尼政府總是將事件推脫到暴徒的身上,而自己則乾乾淨淨,沒有過錯。
當下馬來西亞出動軍警鎮壓暴動,但不可避免地重複了五一三事件的情況,當素質低下的軍警看到暴徒們靠搶劫獲得了滿滿財富,混亂中女子可以任由凌辱,他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而一邊鎮暴,一邊化身暴徒。
齊一鳴沒有預料到一次普通的戰術拒止行動會造成後續如此嚴重的後果,以他的性格,絕對不會把數百馬來華人死傷的罪過攔在自己身上的,指使海軍動手搶佔南海礁,不僅是他的決定,也由終南海的背書,更何況是維護國家主權的必由之路,馬來西亞的那群猴子不長眼,那就好好敲打。
此外,善於借勢的齊一鳴還認為,事已至此,應當亡羊補牢,做一番動作使其一勞永逸,今後排華惡行不再發生。馬來西亞就要當一當齊一鳴屠刀下的雞,哦不對,是猴子,好好宰他幾刀,讓其他猴子們瞧一瞧。
建立一個在東南亞的華人傀儡政權,不僅齊一鳴對這樣一個思路著迷,連平太宗都有些心動。這位老人看了一眼仍站在那裡,神情激昂地向一眾元老們解釋出兵理由的齊一鳴,知道實際上現在小半個國家的實力是建構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的。
沒有齊一鳴,什麼干涉主義想都不要想;可是有了齊一鳴,平太宗又深深憂慮,擔心這個年輕人再攫取更大的權柄和威望後,會反客為主。至於什麼打破原則,國際敵視之類的,平太宗這人實際得多,他不覺得不搞了馬來西亞,別的國家會怎麼親熱中國。反而展示自己的手腕,打出威風,才是真正的立國之道。
戰爭這個東西太久不打不是好事,太常打也不是好事。平太宗想安定一下,可是總感覺有一股看不到的力量在推著他和這個國家一直出手。
看著齊一鳴的熱切,平太宗好像又抓住了什麼。這一位老人絕對是胸有韜略而才思敏捷的政治家,他和齊一鳴其實在很多方面都十分類似,比如在事件中施加自己的力量,以推動其發聲最有利於自己的一面,甚至自己為自己開拓出一個最有利於自己的機遇點。
平太宗信任齊一鳴的人品和操守,比起其他大佬,他不認為齊一鳴會做出什麼出格的原則性錯誤,不是這個小子沒有膽量,而是他很明白,齊一鳴遠比一般人“死板”和“墨守成規”,這個聰明而且擅長謀略的年輕人,缺乏那種絕對的剛強和冷漠,相反他有著政客所罕見的執著道德操守。
但這一切不以為平太宗完全對齊一鳴是放心的,他很願意用齊一鳴這一把快刀,也欣喜於他能夠做出種種於國於民有利,更讓自己臉上有光的功績,不過平太宗也擔憂照這樣發展下去,齊一鳴會成長為一個政治怪胎,他實在與普通的政客們太不同了,他天生掌握的一切,簡直就是為塑造一個自行其是獨裁者準備的大禮包。他曾不止一次考慮,如果沒有紅警基地之類的東西,平太宗可能會更放心培養齊一鳴進入中央,甚至作為重要接班人培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