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在港島建一個國產車的銷售中心,香港雖小,但也有幾百萬人口和不錯的購買力,對於國內汽車產業來說則是個比較不錯的訊號。李超仁一口氣願意購買上千輛國產車壓貨,變相是還齊一鳴的人情。要是汽車賣得好,自己也賺錢,到最後大家都有好處。
這種做生意的理念也是齊一鳴很認同的,做什麼事情只有大家都得到好處才能做的長久做得愉快,要是總想著吃獨門生意,大搞壟斷,反而容易把好事搞糟。
送走了李超仁,齊一鳴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進口廳,這邊有幾個生意也需要自己拍板。
第117章 美國人要租潛艇
商務部的一個班子外加體改委的一個班子很快聚集在了齊一鳴的身旁。雖然齊一鳴穿越僅一年多,但也算是“身經百戰”了。對於較大規模或者比較重要的經貿談判,齊一鳴比這個時代的官僚還是有本事的。國際慣例和相關技巧都是比較熟稔,若是放在二十年後,齊一鳴這樣的水平也就是個普通打雜的,但奈何八十年代人才缺乏,有聰明人但是對於國外瞭解還是有限,所以商務部很習慣在重大經貿談判的時候拉上齊一鳴一起。
這次的經貿談判的重頭戲還是跟美國人,自從去年齊一鳴訪美達成意向性的協議後,雙方開始互減關稅,中國也開放了一批美資進入進行投資和合資,總體來說商業和經貿上的合作比起兩國在政治領域和軍事領域的合作要深入得多。
這個時候還沒什麼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或者賽博攻擊的問題,不少美國企業削減了腦袋想進入中國,也不少美國企業想把大批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移到中國。
產業轉移那回事不歸齊一鳴管,總體來說就是歡迎進入,區別對待。紡織、食品加工、文體用品之類多多益善,產生汙染不多,解決就業,自然是最好不過。什麼玻璃、造紙、化工、鋼鐵等一系列容易造成嚴重汙染的,不達到環保標準不讓進來。
試想齊一鳴給自己國家佈置的企業都是按照最高的環境標準建設的,雖然慢了一點,可能成本還高一點,但是不缺德,不至於以後霧霾變天,大批河流被汙染。
於是乎,國內的企業集中發展迅速的基本集中於輕工產業和少部分重工業。鋼鐵、化工之流增長也有,但是沒有其他產業那麼迅速。這也造成了一個落差,很多企業對於鋼鐵、塑化產品等多種材料有著旺盛需求,比如說汽車的地盤、車駕,家電的外殼,都需要這些玩意,可是本國的工業滿足不了這麼多。尤其是在一些優勢產業接了大批出口訂單還有國內龐大市場的鯨吞,根本無法造出那麼多的產品。
所以為了確保這些優勢產品的生產,在用環保標準壓著高汙染企業的發展速度的當下,中國不得不向美國這世界第一大工業大國進口所需要的鋼鐵、塑膠之類的初級工業製成品和原材料。
所幸現在中國造的東西不是完全沒人要,美國也有興趣購買中國生產的一部分產品,這樣雙方就能避免在中國外匯仍舊不足的情況下,透過易貨交易滿足各自的需求,兩邊政府用各自的貨幣結算,而各自企業拿到想要的產品,又是雙贏局面。
商貿部的一個幹事如同上拳擊場前給選手準備的助手,給齊一鳴解釋道:“現在主要糾結在美方想要透過大批次地進入和原材料輸入的挾持,壓縮我們工業製成品的價格。我們認為我們給出的價格已經足夠優惠了,至少比世界同類產品優惠二成,而且像是積體電路、個人計算機、vcd機等一系列產品,也是我們自己的智慧財產權。”
齊一鳴喝口茶漱漱口,笑道:“所以雙方各自都有優勢,看誰妥協得比較大一些就是。”
進入談判的會議室,仍舊是按照慣例,兩邊人要麼討價還價,要麼在翻資料,反正不怎麼顯得安生,齊一鳴也進入了戰鬥模式,開始聽取見解,快速分析。這場西裝革履下不啻於菜市場真刀真槍地砍價的會議,最終還是讓齊一鳴精疲力竭,雖然結果並不是完全符合他的最終設想,但是也不算吃虧。
中國將以大批的積體電路、pc機、汽車、輕工紡織品、加工食品外加一部分手工藝品,換取美國的數十萬噸農產品、化肥、鋼材及其他合金材料、初級形狀塑膠等產品。整個貿易合約大約有四十多億美元,對於雙方來書都是一個不錯的經濟刺激。
大批的美國農產品如果隨意地進入中國的流通市場,固然很有助於解決中國糧食短缺的局面,可是對於生產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內農民是巨大打擊,所以除有限量投入市場外,大部分會被加工成各種副食品,有些甚至還會在加工後再度出口,大部分可能成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