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這還是在留出至少20分鐘作戰時間後的作戰半徑。最大升限18000米,最大過載…3g/+9g。
今天的主角,就是這架殲…10超級猛龍了。
這架戰機由空指部招募的飛行員駕駛,將為來視察的空軍領導們展示其過人的飛行和戰鬥效能。
飛行員是熟手,膽子也很大,起飛的時候還風騷地賣弄了一下自己的爬升能力,飛機剛離地枚多少距離,機頭拉起了近乎一個九十度,看得王海等一眾來考察的空軍將領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見多了七爺八爺,他們從來沒見過能做出這樣動作的戰鬥機,聯想在空戰中的這種爬升,那對敵人來說將會是相當可怕的。
試飛中,這架超級猛龍先展示了一下它的橫滾以及盤旋的敏捷性,王海看了頻頻點頭,道:“若是讓殲…7做這樣的動作,估計立即就要進入失速尾旋。”
接下來進入打靶的科目,這也是齊一鳴希望展示給王海他們的最主要的能力——超視距空戰。已經飛出一百公里遠的殲…10在用雷達鎖定了一架基地放飛的靶機後,果斷施射了一枚pl…12先進中距彈。這枚pl…12自然也不是原版pl…12了,替換了推力更大、油耗更少的火箭發動機,氣動外形經過大修,採用更精巧的電子元器件,使得這枚導彈已經達到了aim…120…c的體積。
這枚導彈以5馬赫的高速,幾乎眨眼間便精準地命中了那架靶機,為了讓王海等人看得清楚,靶機一直都盤旋在基地附近可以看到的地方,而所有人這個時候連射導彈的殲…10在哪裡都看不到。
一位空軍參謀喃喃地道:“真的是超視距啊,這樣連敵人都看不到,被敵人發現就被擊落了,豈不是這架飛機帶了多少導彈,就能擊落多少架殲…6、殲…7這樣的飛機嗎?”
王海也心中激動,只要陸基雷達能夠發現敵人的龐大轟炸機機群,在敵人攻擊不到的距離上,pla空軍就可以點名精確打掉那些威脅更大的轟炸機。而護航的戰鬥機也失去了存在的基本意義,殲…10以及pl…12的組合,等於長時間懸在中國頭上的達摩利斯之劍,蘇聯的轟炸機群,已經完全夠不成威脅了。
第12章 飛豹、直升機和無人機
殲…10超級猛龍驗證了它強悍的作戰能力,也得到了這個年代還都是土鱉的空軍們的青睞。
齊一鳴在達裡諾爾基地已經積攢下了48架殲…10超級猛龍戰機,因為空軍這個高技術兵種的特殊性,他在空指部的場站留了整編制的地勤和飛行員。
在齊一鳴與高層們會面後,高層們給予了他更大的自由和信任,所以除了分配給空軍的24架戰機之外,齊一鳴在達裡諾爾基地得以保留一個24架戰機的航空團編制,保護基地的安全。更何況在錫林郭勒盟附近佈置戰機,本身就是為首都保衛天空。
王海帶走的還不僅僅是24架戰鬥機和熟練的地勤技術人員、飛行教官,他還帶走了齊一鳴專門考慮到現在的兩山輪戰而準備的幾種武器。
首當其衝僅次於殲…10重要性的第二種戰機,殲轟…7飛豹戰機。雖然世界空軍發展逐步逐步會轉向多用途飛機的發展,像是蘇…24、殲轟…7這類專職的殲擊轟戰機則變得越來越有限,而蘇…30、f…15e這類戰機會慢慢地大行其道。不過對於中國來說,飛豹仍舊不失一款價格不貴、好用又便宜的對地攻擊武器。
這款戰機是在1973年作為轟…5的替代計劃進行研究的,當時主要是在南飛強…6、西飛的轟…7和沈飛的殲轟…8之間進行選擇的。當時因為沈飛搞殲…8ii進度跟不上,所以殲轟…8直接就沒有上馬,強…6則是因為設計能力不足,採用了大量新技術後,飛機超重直接就飛不起來。
而西飛是在引進羅羅公司的斯貝發動機國產化渦扇…9秦嶺發動機的動力基礎上進行研製的,實際在1988年首飛,在九十年代中期進入pla服役。當時還有一點海空之爭的小典故,空軍希望並聯座椅,這是從低空高速突防效能出發,看中兩個飛行員並列雙座,視野大,並且兩者可以共享儀表板資料、互相協作,但海航主要是利用反艦導彈一類武器進行攻擊,需求增加一個武器控制員對空艦導彈武器系統進行操縱,所以希望採用串列雙座。
這一專案在1985年一度下馬,第二年又重新啟動了。齊一鳴穿越回來也不用再有這些波折了,直接把殲轟…7a的完整型給帶過來了。
飛豹這款殲轟機雖然號稱四代(新標準),但實際上長了一個二三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