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講的精準對位什麼的,對郭泰來沒有什麼難度。他的雙眼測量目前的精度,能讓郭泰來做的比劉老巔峰時刻還要精準,哪怕是那種要求最嚴格的需要嚴絲合縫並且垂直或者平行的汽缸和活塞的裝配,郭泰來都能一把搞定,不需要多次的調整。
今天講到了精密儀器的連線緊固部分,這就涉及到了螺絲的緊固程度,涉及到了帶著扭矩的工具。有設計裝配要求的,自然是按照設計的要求調整扭矩,沒有的,就需要自己來靠著經驗判斷,是太緊還是太鬆。
扭矩的測量,自然少不了扭力測量儀,鉗工車間裡的這個測量儀,已經能精確到1牛米。郭泰來拿著扭力儀不厭其煩的『操』作著,然後測量著,感受著。
“是否記錄扭矩測量效果?”當感受測量了不下千次之後,郭泰來的腦海中,陡然收到了控制系統的詢問資訊。
果然如此。郭泰來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記錄測量效果,想來能夠靠著雙手感受力量測量扭矩就是控制系統升級之後的新功能之一。整整一天,郭泰來都在鉗工車間測量並重現,飛速的掌握了1牛米精度的扭矩控制。
當然,這其中少不了對於雙手力量的控制和力臂長度的極精準測量。這其中,車間的一套普通砝碼也讓郭泰來單手雙手能穩定感受到1克精度的質量測量。
“師姐,實驗室有什麼精準的扭力測量儀嗎?有多精準的砝碼?”1牛米的扭矩精度,1克的質量精度已經無法讓脫胎來滿足,第二天就直奔實驗室,找趙晏晏去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