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下來幹活兒,母親不捨得,認為兒子必須多讀書,否則一輩子就窩在農村了,能有什麼出息呢?母親說:讓戈魯下來吧!父親說戈魯從小就是個小書迷,那麼喜歡讀書,學習又這麼好!不行!母親說:總不能讓二丫頭兒春下來吧!她才剛剛滿十二歲,也幹不了什麼!秋才八歲就更不能指望了!行了,算了,先這樣吧!孩子們還是先讀書,我們累些吧,不行就把七號地那三十畝地讓她三叔種吧!他家孩子都不讀書了。就在父母坐在屋裡商議時,二妹春從外邊玩回來,站在廚房裡偷聽到了,然後,推門進屋說:媽,我不念了,我幹活去。說完拿起鐵鍬就到東門外的自家地裡去平整土地去了。
就這樣,春十二歲就成了家裡的勞動力。春聰明,農活兒不用教,樣樣不學自通,又特別勤勞。春以一個小學五年級文化的履歷,完成著男人都難以成就的事業,春做過小買賣,開過美容院,開過公司。在做小買賣時,最經典的一次是一年春節前夕,春將通遼市場上所有的鮮姜都買下,等待高價出售,那一年,通遼市的老百姓特別奇怪,今年怎麼買不到姜呢?這過年做魚呀、肉的,沒有姜哪能行呢?就在離除夕夜還有三天時,春將自己囤積的姜拿出來賣,那自然是隨她想賣多貴就多貴了。春十一歲就可以自己裁剪做衣服了,給自己理髮,對著鏡子能做出特漂亮的造型,村裡的成年人常常請春為他們或他們的孩子理髮,但當時春也還是孩子,所以這些成年人只有哄她,求她,或以小恩小惠感謝春。春只要高興了,就會很樂意地為人家理髮,不高興了,說破天也不會幫忙。春很小還做得一手的好菜,家裡來客人了,她像個小魔術師一樣,將在我看來根本沒辦法做成一桌酒席的區區幾樣小菜,變成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好飯菜。只要春吃過的東西,她就知道怎麼做出來。春九歲那一年,父親帶她到通遼市吃了一頓特地道的豬肉大蔥餡的燒麥,回來後,春就給全家人做了一頓燒麥。春的悟性太高,什麼都無師自通,家裡的電視機壞了,保險絲斷了,電水壺壞了,春都很快修理好,或換上新配件,我有一同學是北大物理系的研究生,至今連個保險絲都不會換,說起這件事他都憤憤不平,認為中國的學校教育害了他。
兩個妹妹(2)
春決定開一家美容院,我說:能行嗎?你又沒學過。春說:那還用學嗎?春到市裡最好的一家美容院做了兩次美容,就開起了美容院,一切做得都有板有眼,在我看來是那麼專業。春的美容院很快就能盈利,效益最好時每月可賺三萬元人民幣。春還自己配製美容膏。幹了兩年,春有了一點積蓄。春又要開一家電腦公司,一方面銷售電腦,也兼做網路工程。這次,我是堅決反對,電腦那玩意兒可不是好玩的,那是高科技,非專業人士可不能動心思的,春說:電腦是給人用的!別人能明白的,我為什麼不能?
春說幹就幹。春為了搞懂電腦,重新開始學英語,春從沒學過英語,從A、B、C開始學起,春可以自己修電腦,自己做財務報表,會計那塊的知識就是在春開電腦公司時學會的,春真是家裡的小天才,什麼都難不倒她。電腦公司開了四年,春又轉行做保健品和醫療器械了。現在春公司的員工學歷都在本科以上,春工作很忙,但自己駕車,自己親自為兒子做飯,春的日子充實而快樂。春永遠那麼從容,自足和自信,春這麼些年從沒中斷過學習,她是學以致用,用春兩個兒子的話來說:我大姨是姥姥家讀書最多的人,而我媽媽是姥姥家最能幹最強的一個;我媽媽是實幹主義者,大姨是虛無的浪漫主義者。
四川大地震後,春想收養一個災區女孩,問兩個兒子的意見,兩個兒子非常高興地說:好!媽媽你想收養就收養吧!也算為國家分憂了。春問:那到時候妹妹和你倆分家產,你們還願意嗎?媽媽你想哪去了,我倆從來沒想過要你給我們留什麼財產,沒關係,到時都給妹妹,我倆自己能掙(看來有其母必有其子呀!春有兩個懂事又帥氣的雙胞胎兒子)。
春是我家的功臣,但從不以功臣自居,家裡有個大事小情的,春仍然是第一個富有奉獻精神的人,小妹秋現定居上海,有事沒事的老去麻煩她二姐,比方說秋想帶孩子去桂林旅遊,就會央求春陪她去。春無論怎樣也會在百忙中抽出時間陪伴小妹。我的小妹秋是那種火上房不著急的主。有一年冬天,家裡的房子著火了,母親、春和鄰居家的桂華在奮力撲火,可秋躺在炕頭上一直看書,當火撲滅了,春質問秋,你可真是火上房不著急呀!秋連眼皮都沒抬回答:我相信你們仨一定能將火撲滅的。
這就是我的小妹妹,特別嬌慣自己,特拿自己當回事。小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