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瑗微微頷首:“不錯。”
韓夫人一愣:“……帝姬?”
趙瑗起身牽了她的手,笑著問道:“聽聞韓夫人手下盡是能征善戰的女兵女將,不知能否借幾個與我,扮作歌舞伎,前往上京?”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不可!”
“帝姬不可!”
“還望帝姬三思!”
“此舉實在太過冒險……”
“帝姬千金之軀,怎可假冒歌舞伶人?”
趙瑗輕笑著搖搖頭:“我已經決定了。”
—————————
帝姬決定的事情,斷然沒有改變主意的道理。
即便是康王震怒,諸將求情,也阻攔不了帝姬“假扮歌舞伎”的念頭。
眾人的理由都很充分,歌舞伎乃是樂籍,比白丁還要低上一等。帝姬千金之軀,怎可自甘墮。落,假扮歌舞伎北上?
趙瑗反問道:“除此之外,你們還有更合適的法子,來掩人耳目麼?”
她刻意強調了“掩人耳目”四字。
趙構沉默了。
宗澤長長嘆息一聲,不再說話。
眾人齊齊閉口不談。
不錯,“掩人耳目”。在沒有任何火力掩護的情形下,貿然前往上京,本就是一件極為冒險的事情。或許有人會說“假扮商人”。可是莫要忘了,在這大宋朝,商人與伶人,是同一等的賤籍。
趙瑗之所以選擇這麼做,還有另一層思量:梁紅玉軍中多是女兵,歌舞伎可比女商人要容易掩人耳目得多。至於為什麼要選擇梁紅玉這一支騎兵,與她一同北上,理由更簡單了:一群人高馬大的大老爺們,和一群歌舞伶人相比,哪一個更容易引金人生疑?
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趙瑗沒有說。
除了靖康二帝之外,她還想多帶回一些人。比如諸位帝姬與后妃。
梁紅玉是頭一個站出來支援的。
她不但支援,還要和趙瑗一同北上。
至於她官人韓世忠韓將軍,則必須乖乖留守燕京,聽候宗澤將軍差遣。而岳飛麼……
岳飛和另一路宋軍精銳,扮成了商人和腳伕,與趙瑗一路隨行。而此時已經被折磨得有些精神萎靡的完顏宗弼,就安插在腳伕之中。
從燕京到上京的路途有些遙遠。但是,加上金人的戶籍管理制度並不嚴格,即便是歌舞伎與商人腳伕,也可以在金國境內自由晃盪。等到約莫冰雪消融的時候,一行人,不,兩行人已經站在了上京的土地上。
趙瑗的心情很複雜。
因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以怎樣的心情,去見柔福的父親、母親、兄弟、姐妹。
雖然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將趙佶與趙桓接回去。可當真到了這一刻,她反倒有些膽怯了。
“姑娘。”梁紅玉粗聲粗氣地喚她,“咱們不妨先找一處地方落腳,再尋些謀生的地方罷。”
她說的是女真話,兼且熟練無比,並未引起金人的注意。反倒是因為這一行人大多是女子,又有趙瑗這種自小嬌養出來的貌美少女在,引發了過路人的大肆圍觀。
再然後,很順理成章地,她們被一小路巡街金兵,帶到了金帝完顏吳乞買面前。
——怎麼會這麼快?
——還記得金人的邏輯麼?最好的,搶,獻給大王。
十八位年輕漂亮的歌舞伎被“獻給大王”時,正值金國貴族正在歡宴。梁紅玉為了安全,特意挑選了軍中最最彪悍,不,最最強大的十六位女兵。趙瑗不知道這個年代的武藝究竟有多麼強,但是至少這十六位女兵,單獨殺出金人的一個千人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汴梁擄掠來的樂師吹奏著靡靡之音,汴梁擄掠來的少女伏跪在金國貴族腳下瑟瑟發抖。兩位頭戴幞巾、長相與趙構有八分相似的男子坐在下首,強笑著舉杯,陪金國貴族們說一些“宋帝多麼孱弱”的笑話。金帝完顏吳乞買高高坐在上頭,腳邊跪著一位目光呆滯的少女。少女頂多只有十七八歲,卻挽著婦人髻,滿臉淚痕,身體微微顫抖。
她是……
是洵德帝姬。
趙瑗去到劉家寺的那一天,見到的“十四姐姐”。
在那一瞬間,趙瑗真的很想暗殺完顏吳乞買。
第37章 上京謀〔二〕
十四姐姐……
趙瑗張了張口想要喚她,卻說不出隻言片語來。喉嚨哽得發疼,眼眶也有些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