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是穆國興手下的得力干將,又是在上次常委會上由穆國興指派的三人小組進行考察出來的。現
在這個局面誰也不會傻到跳出來反對。問題是,你想反對,你反對得了嗎?就這樣,李青山任政法委書記的提議被毫無懸念的一致透過了。
第二個討論的內容是縣委辦主任的人選,會場上生了一點小小的波動。縣長何勝利提出的人選是縣政府辦主任於波。組織部長嶽海山提出的人選是縣委辦的副主任李國強。宣傳部長劉一林提出的人選是縣財政局的副局長田文山。
穆國興注視著這幾個人,迅的對出現的這種局面進行分析和判斷。他想到,這肯定是縣長何勝利和副書記鞏衛新達成了某種妥協,提拔縣政府辦主任於波這是縣長何勝利在為自己離任後入主縣委而提前做的鋪墊,縣委辦主任進常委那也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于波留下來的職位等下討論時鞏衛新肯定會提出縣委辦的副主任張立偉,這何嘗又不是為他入主縣政府而提前做的準備呢?至於嶽海山提的縣委辦副主任李國強也只不過是副書記王為剛在縣委常委會上最後的一點影響罷了。縣財政局的副局長田文山的提名估計是劉一林挨不過某些人的情面所做
的一種表態。
由於穆國興一直沒有表態,所以眾常委就一直在那裡小聲的嘀咕著,眼睛卻在偷偷的注視著穆國興。
穆國興看了看錶,對大家說:“同志們剛才的言都很好,充分的體現了大家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我也感到非常的高興。由於時間的關係,我看我們就按照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舉手表決吧!同意于波同志任縣委辦主任的常委請舉手!”
結果眾位常委們除了嶽海山之外全部舉手透過。于波從一個縣政府辦主任,一躍而成為了一個縣委辦的主任,這樣,就又空出了一個縣政府辦主任的位子。結果正如穆國興的料想一樣,副書記鞏衛新也不失時機的提出了縣委辦副主任張立偉。
到了這個時候,嶽海山、劉一林等常委才恍然大悟過來,感情是人家何縣長和鞏副書記在為自己今後的班底做準備啊!可不是嗎?穆書記任期一滿回京後,最有希望當這個縣委書記的就是縣長何勝利,至於縣長嗎,那理所當然就是副書記鞏衛新了。就憑穆書記
在地委的影響力,地委還會不同意嗎?這時候,如果再提反對意見這不是自找難堪嗎?於是對鞏衛新的提議也毫無懸念的一致透過。
就這樣,縣長何勝利把他的人提拔為了縣委辦主任,今後進常委就算是提了半級。副書記鞏衛新,把一個縣委辦副主任提拔為縣政府辦主任也算是提了半級。這樣,大家就各得所需,一片和氣,皆大歡喜。
人事調整,在任何一屆的常委會當中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既然這個話題已經塵埃落定了,下面討論的議題就相對的容易一點,會場的氣氛也變得有些活躍起來了。
此時,穆國興作為縣常委會的班長,開口講到:“同志們,下面討論的議題是,這次學校改擴建的問題,由於我們從省裡爭取到了三千五百萬,我們縣財政又能擠出一千五百萬,剩餘的一千萬,也已經由京城雙龍集團下屬的教育基金會提供捐助。這樣,我們的改擴建資金就全部到位了。當務之急的是要使這項工程儘快的開工,我建議我們專門成立一個寶和縣校舍改擴建工程指揮部,下面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工程指揮部
的組成*人員,和總指揮副總指揮的人選!”
第二百零三章常委鐵三角
對於這個工程指揮部的成員,眾常委倒是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由城建局局長周志吾、財政局局長石翠蓮和教育局局長方和田三個人組成。在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的人選上,大家又陷入了沉默之中。誰都知道,這個總指揮和副總指揮是一個肥的流油的角色,如果擔任了這個角色勢必在寶和縣的教育歷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對這個人今後的政績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大家都想擔任這個角色,誰也不想放棄,就只好一齊把目光投向了穆國興,想看看穆國興的態度。
穆國興看到大家都齊刷刷的望著自己不一言,喝了一口茶後,就笑呵呵的說:“既然大家都不提出人選的建議,那我就先說幾句,拋磚引玉。我提議嘛,由鞏衛新同志擔任這個工程指揮部的總指揮,李為民同志和劉一林同志任副總指揮。大家看怎麼樣啊?”
穆國興的這個提議有著他自己明確的目的,鞏衛新是縣委專職副書記,分管著黨群工作,這個工程又是關係到黨和群眾之間關係的問題,理所當然要由他擔任總指揮。按照利益平衡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