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親情友情可以依靠支撐。
黛玉雖然天仙化人,不染煙塵,錯在她太過聰慧。
迎春攜帶黛玉在葳莛軒一起讀四書五經華詞典章,打譜填詞。也在葳莛軒操辦府中俗務,比如對賬派月錢賞錢,處罰丫頭婆子。比如斟酌藥膳方子。無需迎春格外提點,黛玉只在一旁觀摩,耳浴目染之下,黛玉便對一切洞若觀火,歷歷在目。有時倒比迎春還要記得清楚,幾乎可以過目不忘。迎春若有模糊,黛玉可以給出精準答案。
卻說當初,迎春有意薰陶黛玉這些俗務,倒不是為了林如海,是為了黛玉自己眼明心亮。
前生黛玉曾經幾次病情反覆,明明不吃藥好好的身子,吃了補藥,喝了補湯,反而病情急轉直下,羸弱至極以至咳血。
鳳姐曾經私下懷疑過是否有人利用了食物相生相剋構陷黛玉,只是後來雜事凡塵,黛玉有沒有得力之人撐腰,了無下文。
一切一切,迎春銘記在心,故而方才引導黛玉。
迎春曾經跟母親有濾過姑父的身子,說起過黛玉湘雲一樣命苦。到嫡母張氏會說服賈母讓黛玉返鄉伺疾,卻是迎春不曾想到。
看著黛玉小轎消失在大門口,迎春勾起嘴角,這真是意外之喜。
黛玉這一返鄉正好伺候父親病體,自己教會黛玉藥膳養生之道,倒是歪打正著了。
迎春揮手之間,心中默誦,南無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您大慈大悲,您既然憐惜信女給了信女一個慈母,請您也憐惜憐惜林妹妹吧!
迎春鳳姐姑嫂護送張氏回房,張氏狀似無意嘆息道:“璉兒會好吧?”
鳳姐快嘴搶道:“二爺此去得了姑父福氣,說不得就一飛沖天了。二妹妹,你說是不是?”
迎春笑道:“當然會,只要嫂子您別抱著二哥哥腿杆子不放手,他必定會大展宏圖。”
鳳姐就喜滋滋擱著婆婆捏姑子臉頰:“哎喲,承你金口。”
張氏盯一眼迎春:“你姑父林妹妹也會好吧?”
迎春飛快抬眸,碰上母親殷切目光,心下一顫悠,略一遲疑方道:“母親說好,必定會好吧!”
鳳姐笑吟吟點頭:“嗯呢,這話說得是呢。”
張氏卻是無來由一聲嘆息!
頓一頓又道:“璉兒媳婦!”
鳳姐忙道:“太太您吩咐!”
張氏便道:“除了使人往各家廟宇各施捨香油三百斤,再使人告知家廟家庵主持,如今正是春夏交替,青黃不接,疾病肆意,著她們組織僧侶道姑,就在廟宇庵堂之前搭棚子,施粥贈藥一月,粥要插筷子不倒,糧食直接從倉房調取。”
鳳姐便道:“施粥好辦,左不過是柴禾大米人手的事情,只是這贈藥有些麻煩,且不說我們不會開方子,再者大家犯病千奇百種,我們也不知道他犯那種病,需要什麼藥呢?”
張氏微笑:“這倒是個問題,我倒一時沒想到呢!”
迎春插嘴道:“這也好辦,但凡指望我們贈藥人家大多是窮苦人家,這些人家如今季節犯病,最多就是傷風傷寒這些小病災,其餘富貴之病她們也得不著。湯藥方子呢,我們府裡不是有幾位常年供奉太醫麼,請請他們按照這個季節容易犯病例子處幾個房子,抓藥熬了散發。至於鳳姐姐所說對症下藥之事,女兒有一個想法,不知道該將不該講!”
鳳姐一嗤:“二妹妹你就說吧,你說的話太太何時駁回過呢!”
張氏也一樂:“說說看?”
迎春笑道:“不如讓那些少數病不對症者,直接往藥鋪看病抓取,我們家讓人送一張銀票壓在藥鋪,一月期滿,多退少補。”
張氏點頭:“這倒也成!“
鳳姐卻道:“這若是藥鋪起個心思,把他那些正常病人都算到我們名下,豈不冤枉!“
張氏愕然:“這不會吧,誰會賺取這樣昧心財,不怕忌諱呢。“
迎春略一思忖:“這樣吧,若是我們家施捨之人,讓管時之人寫一張便條也就是了。“
張氏衝著鳳姐點頭笑:“就按你妹妹說的辦吧。”
鳳姐回去一番吩咐,霎時間各位管事便領了對牌,自去辦理不提。私下裡,鳳姐不由跟憑嘀咕:“太太越發信神鬼了,施粥贈藥還是看得見的好處,人家吃了喝了,還會稱讚一聲,說我們是良善人家。年年月月道觀庵堂,好好的銀子化成煙,燻得那些木塑泥胎黑糊糊煙濛濛,他也不會說句話,起什麼作用呢?”
平兒嗤笑:“我的奶奶,這府裡家財何止萬貫呢,那